玩酷网

江苏中利集团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下滑超四成,经营现金流净额暴跌327.58%

2025年4月22日,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利集团”)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降41.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4亿元,同比减少亏损3.2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9,205,323.72元,较去年同期的289,661,826.87元暴跌327.58%。

营收净利双降,经营状况严峻

营业收入大幅下滑

2024年,中利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与2023年的40.51亿元相比,下降了41.80%。从各季度数据来看,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59亿元、7.01亿元、5.59亿元和5.39亿元,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处于破产重整阶段,受资金紧张、债务缠身等因素影响,销售订单承接大幅受限,线缆、光伏市场环境愈加严峻。

年份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2,357,979,747.56

-41.80%

2023年

4,051,283,736.03

-

净利润亏损收窄但仍不容乐观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4亿元,虽然较2023年的-14.97亿元亏损有所减少,减亏幅度为21.54%,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因执行重整计划,实现债务重组收益17.26亿元,但报告期末对产能落后的低效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加8.01亿元,支付重整相关费用,同比增加3.02亿元,因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新增预计负债约2.88亿元,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净利润表现。

年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1,174,126,055.60

21.54%

2023年

-1,496,533,239.05

-

扣非净利润亏损加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52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13.03亿元,亏损幅度扩大了72.84%。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较大挑战,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为显著。

年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2,251,778,068.46

-72.84%

2023年

-1,302,800,824.40

-

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非每股收益均为负

基本每股收益为-0.46元/股,较2023年的-0.58元/股有所上升,增幅为20.69%;扣非每股收益为-0.87元/股,同样为负数且亏损程度较深。这反映出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较弱,股东权益受到较大损害。

年份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同比增减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2024年

-0.46

20.69%

-0.87

2023年

-0.58

-

-

费用波动,研发投入收缩

费用整体情况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3.74%;管理费用为7.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55%,主要是本期公司重整成功,支付破产重整相关费用增加;财务费用为3.87亿元,同比增长43.34%,主要是根据法院裁定,补提金融机构逾期借款利息、违约金;研发费用为0.52亿元,同比下降54.21%,公司表示因资金紧缺,研发投入减少。

项目

2024年金额(元)

2023年金额(元)

同比增减

销售费用

148,237,022.90

130,324,969.89

13.74%

管理费用

770,530,036.91

468,255,851.31

64.55%

财务费用

387,138,301.16

270,089,706.64

43.34%

研发费用

51,764,597.23

113,059,127.20

-54.21%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

研发投入金额为0.5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0%,较2023年的2.79%下降了0.59个百分点。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455人减少至280人,变动比例为-38.46%,学历结构中本科、硕士、大专及以下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公司在重整期间保留重点研发人员团队,但整体研发力量有所削弱,可能对公司未来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年份

研发投入金额(元)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024年

51,764,597.23

2.20%

280

12.19%

2023年

113,059,127.20

2.79%

455

13.89%

现金流紧张,财务风险犹存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0亿元大幅下降327.58%。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公司经营规模下降导致经营现金流入减少,同时支付重整相关费用增加。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创造现金的能力减弱,可能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年份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659,205,323.72

-327.58%

2023年

289,661,826.8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相对稳定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与2023年的-1.37亿元相比,变动幅度较小,仅为1.55%。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84.90万元,同比下降32.02%;现金流出小计为1.50亿元,同比下降5.74%。公司投资活动整体较为平稳,但现金流入的减少可能反映出公司在资产处置或投资回收方面面临一定压力。

年份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135,149,479.92

1.55%

2023年

-137,283,501.5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亿元,而2023年为-2.78亿元,同比增长308.30%。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公司完成重整计划,收到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人投资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但也增加了公司对外部投资的依赖,后续需关注资金的有效运用和回报情况。

年份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同比增减

2024年

579,996,823.47

308.30%

2023年

-278,444,967.29

-

风险犹存,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行业竞争与产能过剩风险

光伏行业各路资本纷纷加强投入,头部企业加快产能扩张,导致行业内无序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价格下降等问题突出。中利集团虽在光伏和线缆行业有一定地位,但仍需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优化经营策略和市场布局,以增强经营韧性。

产业政策风险

欧盟、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持续出台鼓励光伏本土制造的政策,针对我国光伏企业的贸易保护措施和关税壁垒不断出现。这为中利集团光伏产品出口及海外产能运营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公司需持续关注政策动态,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海外市场出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线缆主要原材料包括铜材、铝材、塑料等,光伏组件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片及各种辅材等,原材料价格占产成品总成本比例较大。公司虽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合理使用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但仍需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确保成本可控。

技术迭代风险

光伏行业技术快速迭代,以TOPCon、HJT、BC、钙钛矿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组件技术竞争激烈。中利集团虽在相关领域有技术储备,但仍需持续跟进前沿技术研发,以保持核心竞争力。

总体来看,中利集团2024年财务状况面临诸多挑战,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亟待解决。公司需充分利用重整成功的契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行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经营策略调整及业绩改善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