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17号,曾泽生带着60军在长春举了义旗,这让长春的解放速度嗖嗖往上涨。起义后,60军就改了名,成了50军,接着就去了九台进行训练整顿。
就在这时候,曾泽生因为身体不好,得离开部队去养病了。50军那时候没有副军长,曾泽生一走,军里的工作就没人来带了。
罗荣桓去找了毛主席,想问一问50军的工作该交给谁来管。
毛主席琢磨了一会儿,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红军时期的老面孔。他转头问罗帅:“记得那个给红军送过大礼的国军排长吗?我觉得他挺合适的。”
毛主席提到的那个人究竟是谁?为啥主席觉得他挺合适呢?
【处境艰难的60军】
“卢沟桥事变”一爆发,咱们就全面打响了抗日战争。老蒋那时候找上了龙云,让他出兵帮忙。龙云呢,虽说是个地方大佬,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国家要是没了,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毕竟谁都逃不掉那连锁反应。
因此,当老蒋让云南出兵时,龙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立马把六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团整合起来,组成了一支新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60军。
60军刚开始是由龙云的亲戚卢汉来当军长的。云南嘛,它在我们国家的西南边陲,日军那会儿还打不过来,所以龙云能给60军弄来最好的武器装备。
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龙云果断派出了他最厉害的部队。滇军战士们在昆明集合宣誓后,就接到命令,立马赶往湖南、湖北、浙江这些地方。
那时候,日军正攻打徐州,韩复榘没打就跑了,结果被蒋介石给杀了。徐州眼瞅着就要保不住了。在这紧要关头,蒋介石派李宗仁出来指挥,让他带兵在台儿庄挡住日军。
李宗仁心里盘算着,得让前线的兄弟们死死顶住日军的猛攻,好给汤恩伯的部队腾出时间和空档。汤恩伯带的是中央军,战斗力那可是杠杠的。
不过除了他,剩下的队伍就五花八门了。除了李宗仁率领的桂军,还有东北军、西北军、川军等其他部队。李宗仁带着这些队伍,最终打赢了台儿庄那场仗。
这是国军正面战场上首次取得的胜利,老蒋乐坏了,打算好好庆祝一下,要办个庆功大会。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日军集结了十多万人马,又一次向徐州发起了进攻。
日军这次进攻非常猛烈,铁了心要占领徐州。前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老蒋赶紧把刚训练好的60军派上了前线。
这一仗,60军的战士们用他们的身体和鲜血给大部队闯出了一条活路。他们跟日军硬拼了20天20夜,最终把任务给漂亮地完成了,还安全地把指挥部给撤了出来。
但就是在那场战斗中,60军的三个师,原本有四万多勇士,最后却只幸存了一万多人。这些人后来被整合成一个师,前往湖北进行重新编组,而另外两个师的编制虽然保留,但人员得回云南重新集结。
打那以后,滇军的将士们对老蒋那是满腹牢骚,都觉得他是借着这场仗来清除和自己不对付的人,好让自己的力量稳稳当当的。
之后,日本军队占领了越南,云南南部边境形势变得非常危急。龙云打算把60军调回来守卫云南。但蒋介石不答应,他打算把自己的中央军调到云南南部边境,这样就可以盯着龙云了。
抗战结束后,龙云遭到了软禁,60军的将士们都很气愤。最终,还是蒋介石出面,扶卢汉坐上了那把交椅,60军这才安定了下来。
【愤而起义】
解放战争一打响,60军就接到了命令,开赴东北战场。不过一到东北,60军就散了摊子,被拆成了三部分。那时候,他们下面的三个师,分别归了新一军、新六军,还有东北的长官部来带。
曾泽生,虽说是60军的军长,但实际上他能调动的,也就军部那帮人了。
对于那些被拆散的队伍,他们的日子可比曾泽生还难过呢!
来说说184师吧,他们被安排给了新一军来带。新一军的头儿是孙立人,他一来就让刚到东北的184师赶紧上阵打仗,而且还让他们把战场上捞到的好东西都得交给新一军。
当184师陷入困境时,新一军却袖手旁观,没有伸出援手。
尽管东北长官部要求新一军赶紧前去帮忙,但孙立人却果断决定让部队先休整三天。184师的师长潘朔端一看这情况,立马就懂了孙立人的打算。
184师跟我军纠缠越久,我军兵力损耗就越大。等到我们打得精疲力竭,战斗力大不如前,孙立人就想趁机捡便宜。
这种做法,排除异己,只顾壮大自己的人马,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潘朔端可不是个好惹的,孙立人和国民党既然不讲道义,那就别怪184师不客气了。潘朔端立马找了副师长和参谋长,大家合计了一下,决定干脆起义算了。
那时候,在老蒋的一番宣扬之下,国民党里好多人都觉得,要是起义,那就是自寻死路。
不过潘朔端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要是咱们军队真的对不起义军不好,那老蒋的态度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老蒋老是在那儿说我军的坏话,但说实话,他从来也没拿出啥真凭实据来。
相反,越来越多的将领决定起义,潘朔端心里琢磨,这肯定是老蒋在耍他们呢。
潘朔端领头,184师就在海城发动了起义。这一闹,60军里头可炸了锅,特别是曾泽生,老蒋那边直接派人盯上他了。
杜聿明也被惊得不行,连忙把60军剩下的两个师的指挥权交还给曾泽生,还自己跑去安慰了他一番。
不过老蒋也偷偷把手下的人塞进了60军,打算找个机会把曾泽生给拽下来。曾泽生对老蒋这种手段,早就习以为常了。
老蒋为了稳住60军,特地派卢汉跑了一趟东北,去给60军的兄弟们送温暖、表关心。这样一来,60军的心里头多少也宽慰了些。
【国军排长】
1948年那会儿,60军被调派到了长春。由于路不好走,再加上大雪纷飞,他们吃了大亏。不光重炮、汽车全没了,就连后勤物资、个人行李也都丢了个精光。
他们刚到长春没多久,萧劲光就领着队伍把长春给围了起来。本来呢,长春的防守是60军和新七军一起管的,可新七军却甩手掌柜,啥事儿都不管,全推给了60军。
他们被困后,啥吃的都没有,因为一点物资都没有。新七军那边粮食倒是充足,可他们就是不愿意分享,硬是要他们拿钱来换。
最后多亏了郑洞国出面调解,60军这才得到了原本用来喂马的黑豆。
新七军的一系列举动,60军实在看不下去了,60军的将士们火冒三丈。就在这关头,曾泽生脑海中浮现出了潘朔端的身影。
要是潘朔端能起义,那自己估摸着也行。所以在1948年10月17日那天,曾泽生就带着60军起义了,后来他们被整编成了四野的第50军。
不过,改编的事儿刚搞定没多久,曾泽生就因为身子骨不行,得去休养一段时间。这样一来,50军那边就没人挑大梁了。
罗荣桓这事儿真是愁得不行,没辙了只能去找毛主席,想让毛主席帮他拿个主意。
毛主席思索片刻后说道:“记得之前给红军送过大礼的那个国军排长吗?我想让他去50军做个副军长。”
毛主席提到的那个人,名叫叶长庚。他原本在国民党那边做事,但后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他就决定加入我军这边来。
那时候,他担任机枪排的领头,决定加入我军时,一下子带来了两架大型机枪。那时候,我军正缺这种重型装备,所以这两架机枪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的大礼。
我们军队后来之所以能成立机枪大队,全靠那两挺厉害的重机枪。那时候,他加入了彭老总带领的队伍,因此毛主席对他记得特别清楚。
毛主席一提,罗荣桓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人。叶长庚身经百战,革命的老本和打仗的经验都很厚实。加之他以前还在国军待过,因此他的背景相对容易让人接受。
不过叶长庚完全没料到这事,他担心自己胜任不了副军长的职位,还愁着工作咋展开。但罗帅跟他说,这是毛主席直接点的他。
看到毛主席这么信任自己,叶长庚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他啥话也没说,就是朝着罗帅直挺挺地敬了个礼。接手任务后,他立马带着50军搞起了整编,动作快得很。后来打仗的时候,他们军的表现那叫一个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