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644年满清不入关,中国历史会有什么变化? 就这么说吧,如果1644年清军没入关,中国大概率会进入一个"低配版南北朝"时代。当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其实大顺政权连税都收不明白,手下将领忙着拷掠明朝官员,根本没建立有效统治。南方还有南明弘光政权,张献忠在四川称帝,郑芝龙盘踞东南沿海,各地军阀各自为政。若是没有清军这个外敌,这几股势力能互相拉扯几十年。 举个实例:李自成在山海关战败前,曾派明朝降将唐通接管居庸关。结果唐通转头就投靠了南明,这种墙头草遍地都是的局面,注定中原会长期分裂。参考元末群雄割据,朱元璋花了三十多年才完成统一,这次可能更久。 边疆格局也会大不同。满清不入关的话,蒙古大概率维持林丹汗时代的松散联盟,准噶尔汗国可能提前崛起。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就放弃了河套地区,换成汉人政权未必有动力远征西域。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放在这个时间线可能变成割据台海的常态。 文化科技走向更值得玩味。清初的"剃发易服"和文字狱不会出现,但大顺政权搞过"追赃助饷",南明延续着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文化界未必能更开放。倒是火器发展可能有突破——明末孙元化带出的炮兵部队如果没被清军收编,或许能发展出更成熟的火器部队,毕竟同时期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已经展示了热兵器的威力。 最关键的变量在外部压力。17世纪沙俄已经开始渗透远东,荷兰占据着台湾,葡萄牙人在澳门。若中原持续分裂,这些殖民势力可能像在印度那样建立更多据点。不过以郑氏海军当年吊打荷兰的实力,东南沿海或许能守住,但东北的白山黑水恐怕要上演俄满对峙的戏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