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钓鱼人把钓到的10几斤的大鲤鱼摆摊售卖,想赚回饵料钱,结果苦等几个小时,鱼都没卖出去!鲤鱼就这么难吃吗?
吃鲤鱼,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黄河以北,是吃鲤鱼的地区,而黄河以南,并不待见鲤鱼。
一条黄河鲤鱼,以前是寻常人家的家常菜,现在已经一鱼难求。如今郑州的黄河鲤鱼,已经是人工培育的新鱼种。
江西作为黄河以南的长江流域省份,对鲤鱼确实是不爱。
真把鲤鱼吃好的地区,首先是东北地区,其次是河南、山东,然后山西、陕西。
鲤鱼是我国第5大养殖淡水鱼。东北地区的鲤鱼养殖量,大约占了全国的1/3。
现在的黄河鲤鱼,就是河南省水产院培育出来的,郑州吃黄河鲤鱼的饭店就很多。
山东地区,糖醋鲤鱼,鲤鱼要油炸定型,这是鲁菜经典,逢年过节,桌子上有鲤鱼才像话。
陕西、山西因为偏爱吃醋,也爱吃鲤鱼。要去鲤鱼的土腥味,解法其实就是用醋炖煮,而不是用所谓的料酒、葱姜大料等。
但也有两个地方是例外,一个是江苏,鲤鱼养的多,也有名醋,但是不爱吃鲤鱼,多数都卖给外省赚小钱钱了,一个是杭州,西湖醋鱼倒是用醋了,但只是浇上汤汁,鱼是清蒸熟的,是去不了土腥味的。
为什么南北方吃鲤鱼,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其实,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鱼”。南北方地质条件有差异,因此鲤鱼养出来也不同!
南方沉积岩较多,雨水多,植物多,长期以来,形成了广泛的黏土、淤泥土层,尤其是南方平均气温高,各种藻类及放线菌等,不仅生长周期长,而且存量大,能产生大量土腥味物质,鲤鱼摄入过多,就产生了土腥味。
尤其是放线菌这种产生土腥味的主要来源,就是在淤泥中存活。
北方因为干旱、半干旱,砂质沉积比较多,且气温低,藻类、放线菌生长周期短,存量少。
产生土腥味的放线菌、蓝藻、绿藻,几乎都要20℃-30℃,作为全年平均气温只有7℃-11℃的辽宁,气温稳定到20℃,基本上是6月中旬,而气温降到20℃以下,大约是9月中旬,只有3个月的时间。
以沈阳的鲤鱼为例,一般春季投一季,秋季收一季,然后秋季投一季,来年三四月开河了再捕一季。
北方地区烹饪鲤鱼,有的要过油,有的多放醋,有的猛火炖烂糊,这就比清蒸和红烧,去土腥味更有用。
西北地区也一样,因此,说东北的鱼好吃,西北的鱼好吃,是有道理的。
总体来说,黄河以北更愿意吃鲤鱼,既有烹饪方法,食醋偏好的原因,也有地质差异的多种原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