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7天!李嘉诚为何仍一意孤行?美国媒体:港口交易仍将推进,或很快达成,关键时候中国出了一招】距离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43个港口的最后期限仅剩7天,尽管中方多次发出警告,但李嘉诚与美方的谈判仍在推进,甚至美媒嚣张放话“交易即将达成”。 从表面上看,李嘉诚出售港口似乎是一桩普通跨国并购,但结合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其中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首先,交易时机敏感。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对中国实施全面打压,甚至计划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停靠费,此时李嘉诚将战略港口低价卖给美国财团,无异于将“基础设施钥匙”交给对手。相当于竞争还未开始,自己先把装备递到对方手中! 其次,贝莱德财团并非普通买家,他与美国政界有着密切关系,曾配合美国政府收割多国资产。所以一旦港口落到贝莱德财团手中,相当于落到美国政府手中。 那么美国政府接手港口后可能成为美国对华遏制的新抓手,就连港媒都指出,所谓“纯商业交易”根本站不住脚。 更令人质疑的是,李嘉诚在此次交易中展现出罕见的“非理性”。面对中方多次劝阻,他不仅未暂停谈判,反而加速推进。 即便官方通过港澳办、《大公报》等渠道多次警告其“认清站位”,甚至戳穿其商业说辞,李嘉诚仍置若罔闻。这种“宁赔钱也要卖给美国”的态度,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存在政治意图。 当然,面对李嘉诚和美国方面的步步紧逼,中方也不惯着他们。根据香港国安法的“域外适用”条款,若交易被认定危害国家安全,港府有权直接干预。 目前,相关部门已启动对交易的国安审查和反垄断调查。一旦坐实其危害性,不仅交易可能被叫停,长江和记还将面临严厉追责。这意味着,李嘉诚的“法律漏洞侥幸心理”已被彻底打破。 与此同时,中方在外交层面展开“围魏救赵”式破局。就在交易进入倒计时之际,中方高层接见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释放加强中美投资合作的信号。 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条件置换”,若黑石等美企愿意配合中方战略,贝莱德在港口交易上的政治企图或将失去美国政府支持。毕竟,美国资本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中方的合作橄榄枝足以分化其利益联盟。 面对李嘉诚的顽固,中方的耐心正在耗尽。从近期官方表态看,此前未动用的反制手段可能包括:限制长江系在内地的商业扩张、启动跨境资本流动审查、甚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这些措施一旦落地,对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失去中国市场和国家信用背书,其全球业务必将遭受连锁冲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