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油田里的中国技术手册还在,人却进不去了 尼日尔军官端着枪冲进炼油厂那天,食堂刚出锅的炖菜还冒着热气。中国工程师被推搡着离开时,控制室的电脑屏幕还亮着,上面显示着输油管道每分钟输送283升原油的数据。这家中国企业深耕22年,硬是在沙漠里建起年产450万吨的油田,铺的输油管能从北京拉到广州。 军政府刚把法国驻军赶走,转头就收了美国2.5亿美元的修路钱。他们口口声声喊着“资源自主”,背地里却从邻国偷运汽油救急。边境加油站排队的摩托车绵延两公里,有个司机等了三天没加到油,最后推着空车走了15公里。 最让人心疼的是当地员工。中企建的五星级酒店养活了200多个家庭,现在大堂里堆满没收的床垫。保洁员阿米娜蹲在酒店门口抹眼泪:“中国师傅教我用吸尘器还涨了工资,现在全家又要挨饿了。”她不知道的是,酒店去年刚给87名本地员工做了客房服务培训。 输油管道阀门现在被俄罗斯顾问把控着,他们说这是“国家命脉”。可没人提这条1950公里的钢铁巨龙,光焊接就用了430万个工时。去年管道刚通到贝宁港时,当地油价降了四成,现在又飙升到每升8750奈拉,比矿泉水还贵三倍。 非洲大陆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刚果金上周刚扣了中企3000万美元设备,法国使馆暗戳戳给媒体塞材料。但撒哈拉的太阳晒不化真相——中企留下的技术手册里,还夹着为当地培养技工的花名册,最后一页写着:“第87名学员结业”。 这事儿给咱提了个醒:国际合作光靠真心不够,还得把规则钉牢。您说这些国家反复折腾,最后苦的到底是谁?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