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实力方面 - 士兵素质与训练:李自成的起义军多由农民组成,缺乏系统、正规的军事训练,纪律性和战斗技能相对较弱。清兵八旗是由满洲人和蒙古人组成的精锐军队,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娴熟,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战斗经验丰富。 - 装备与后勤:清军装备精良,拥有重甲步骑兵和红夷大炮等先进武器。李自成的军队装备则较为简陋,武器大多是农民们自制的简陋兵器,在与清军的对抗中处于劣势。此外,清军有稳定的后勤供应体系,而李自成的军队在后勤保障方面相对薄弱。 战略与决策方面 - 战略眼光不足:李自成在攻占北京后,没有充分意识到清军的威胁,未对关外清军保持足够的警惕和重视,也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应对策略。他急于向南方发展,却忽视了清军可能的进攻,导致在清军来袭时措手不及。 - 决策失误:李自成在一些关键战役中的决策存在问题。例如在山海关之战中,他没有料到吴三桂会与清军联合,对清军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以致大顺军在战斗中失利。 内部与外部环境方面 - 内部矛盾:起义军内部存在不同派系和利益集团,彼此之间常发生内讧和争斗,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影响了团结和协作。李自成还犯了一些用人错误,如杀害谋士李岩,导致人心离散。 - 外部支持缺失:李自成在北京对明朝官员追赃助饷,使士绅官僚阶层大失所望,失去了他们的支持。而清军政策更具吸引力,成功争取了地主武装和南明小朝廷的支持,进一步孤立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