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沈阳电器厂车间里,所有工人埋头苦干,对巡视的大领导不理不睬。突然,一个身材矮小,样貌普通的女工腾地站起身,大喊了声“毛主席好!”
50年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工厂车间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沈阳电器厂作为当时的国营大厂,承载着重要的生产任务。
工人们在车间里紧张地工作,日复一日地投入生产。这个时期,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厂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深感责任重大。
苏玉春是这座工厂里的普通女工之一。她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但工作起来格外认真,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完成手头的任务。她心中明白,虽然自己只是这庞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但每一颗螺丝钉都至关重要。
1958年的一天,厂里突然传出消息,说是有位中央领导要来视察。消息在工人中间迅速传播,大家纷纷议论这次来的会是哪位大人物。虽然如此,苏玉春却没有太多的期待。她没有预料到,这次的领导视察会让她的人生发生巨大的转变。
视察那天,工厂进行了彻底的打扫,车间内外焕然一新。工人们按照惯例,埋头干活,不敢松懈。苏玉春也如常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工作。
毛主席一拐弯就到了苏玉春跟前,苏玉春一惊,连忙回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位面带微笑的中年男子,穿着简朴,眼神中透露出温暖的光芒。她仔细一看,竟然是毛主席!
一下子站起来说:“毛主席您好!”毛主席操着湖南普通话说:“你好,你做的什么产品?”我说我做的按钮一个节点,毛主席点点头。
她没想到,毛主席听得如此认真,还亲自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她继续努力工作。这一刻,苏玉春感受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她知道这将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毛主席离开沈阳电器厂后,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工厂,工人们这才意识到,刚才那位亲切交谈的中年男子竟是毛主席本人。震惊、激动和自豪的情绪在每个人心中交织着,车间里顿时沸腾起来。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在这片欢呼声中,苏玉春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她与毛主席的短暂交流让她在厂里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大家纷纷向她打听与毛主席交谈的细节,并向她表达敬佩和羡慕之情。苏玉春虽是平凡女工,却因这一刻的特殊经历,成了全厂的“明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苏玉春继续在车间里勤奋工作。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主动帮助新来的工友,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她的带动下,车间的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苏玉春所在的小组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小组,她自己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人。
在随后的几年里,苏玉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前往大西北的二一三厂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但她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她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光发热,年年被评为厂里的优秀职工和先进个人。
苏玉春的事迹也在厂里广为传颂,成为激励广大工人努力工作的榜样。每当厂里有新工人入职,老工友们总会提到苏玉春的故事,鼓励新工人向她学习,勤奋工作,踏实做人。
1974年,苏玉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休前,苏玉春一直在工厂干着仓库保管员的工作。乐观、向上的心态,陪伴了苏玉春老人一辈子。
退休后,苏玉春经常回到沈阳老家,参加各种活动。很多工厂邀请她去做演讲,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与毛主席相遇的故事。每次她站在讲台上,都会吸引大批听众,大家都想亲耳听听这个平凡女工的不平凡经历。
她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一代工人们奋发向上的象征。毛主席的教诲和鼓励,激励了无数普通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苏玉春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段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前行。
如今,苏玉春老人已经在天水离世,生前留下一段珍贵视频,讲述当年在工案前和主席交谈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