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位五十八岁的乡镇中学的老教师说,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师范大学本科生,但他从来

一位五十八岁的乡镇中学的老教师说,他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师范大学本科生,但他从来不敢在那些中师学历的老师面前造次。因为当年初中毕业时,他们班上只有两个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同学预选过关,小中专招考中被中等师范学校提前单独录取了,而他成绩平平,小中专预选名落孙山,上不了中师,就只能上高中了。

评论列表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131
2025-03-09 09:50
八十年代的中师生都是学习上的顶尖高手,只因为那时的生活贫苦,连饭都吃不饱,考上中师,意味着拿到了铁饭碗,实现了鲤鱼跳“农”门的一跃。那时的中师不仅免学费,而且每月30斤饭票16.5元的菜票就让绝大多数人眼中发光,毕业包分配是大家都梦寐以求的。现时期各地中小学的校长乃至教育局局长大多是那个时代的中师生。

用户16xxx95 回复 03-10 13:06
是真的,亲身经历

閑雲野鶴(劉 回复 03-10 09:09
吹牛逼

溪边小木屋
溪边小木屋 77
2025-03-07 16:14
90年代及以前广大农村学生中考后一类学生读中专、中师,次一类才去读高中……

用户10xxx88 回复 03-07 21:09
一类中家长鼠目寸光的读中专,家长有见识的还是要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的。前者,大部分在90年代末付出惨重代价

明月 回复 03-08 23:22
确实这家伙年纪小,懂个屁

燕鱼为朋
燕鱼为朋 76
2025-03-08 21:28
都是国家政策,80年代,第一录取的是中师中专,第二录取的是重点高中,第三录取的是普通高中,其余80%的学生回家种地。

用户10xxx51 回复 03-09 11:58
回家种地的应该远大于百分之八十

明德自在 回复 03-09 10:18
胡说八道,八十年代家境好的成绩前十名很多男生都是去读高中考大学的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42
2025-03-08 18:21
小中专学历的人员确实都是尖子学生!但是大学毕业的学生还是要比他们的层次更加成熟,知识面要宽很多哦!

朱兴德 回复 03-10 13:23
有些地方的重点师范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降到二本以下,个别读大学的老师比读小中专的老师差也是正常的,但大多数经历过高等师范教育的老师还是好一点,毕竟那些高等师范大学都不是白给的,就算降低了录取分数线,人家的老师和教学设备都是一流的!

时间消逝记忆永留 回复 03-09 18:40
高个鸟,你以为当时大学好考吗?比师范中专难考!

用户11xxx94
用户11xxx94 42
2025-03-09 03:46
那时候中专录取分数线确实高于高中,主要原因是中专录取率远远低于高中。其次,上中专的绝大多数都是图短平快的农村的尖子生和多年复读生。城市好学生和农村条件好的尖子生还是选择上重点高中。这个群体远高于上中专的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特别尖子生就更不用说了!也确实存在某些农村初中班最好的学生上中专情况,但这不具代表性。客观分析,不以偏概全。

雨花石 回复 04-08 14:54
你那年中考?就我们这广西博白,80年代博高录取线450分,中师500分以上

西邪通途 回复 雨花石 04-14 21:56
1990年如果能每月¥18 我都可以读高中了

用户13xxx64
用户13xxx64 38
2025-03-09 06:14
那是因为他是老师,教初中的课程,本科,专科,中师在教课的时候区别不大,就看谁用心,谁教得好,我们村八十年代考出去的,中师,中专就不敢嘲笑别人本科生,因为其中的本科生到现在一个北大某学院副院长,一个某双一流研究生院长,都是国内知名教授。

用户15xxx17 回复 03-13 07:42
幸存者偏差而已。说句不好听的,初中成绩一般般的,到了高中能拔尖的概率万中无一。初中成绩拔尖的,到了高中变学渣的概率不会大于十分之一。

用户15xxx17 回复 03-13 07:44
在我们那个年代,大把初中成绩普通的连高中大门都看不到。

garson
garson 34
2025-03-07 22:45
八十年代的中专分数线与重点中学(市,地区重点)高!我87年初中毕业,就是上不了中专才去上重点高中的。

thd 回复 03-31 12:51
不是分数高的问题,我86年初中毕业,毕业生60多个,想考中专我们学校分了7个名额,成绩必须是最好的前7名,除非你不想考中专,中专统考比中考前10多天,我们校7个女生全部考上中专,我们是农村学校,最好的尖子都读中专了,城市的学生不知道,应该不是这样的

朱兴德 回复 03-10 13:27
中专线比一般重点高中高,是当时的普遍现象,但不是全部,比如当时的江门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和中专大体相同,广州华附、执信、广雅和佛山的一中等等名校录取分数线肯定比中专高。

青青子衿
青青子衿 31
2025-03-08 12:37
不能简单认为那时的中专生一定比大学生要强[抠鼻][抠鼻][抠鼻]

陈默似针 回复 03-08 16:09
总算有个清醒的

姜朗
姜朗 29
2025-03-07 19:15
学生时代的成绩代表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但人生却更侧重一个人做了什么功业。

濂溪子 回复 03-10 20:19
你这是歪理,举例不算概率就是抬杠。那朱元璋一个乞丐当皇帝,是不是乞丐最牛逼?

神猪 回复 03-10 21:42
按照你的意思,学渣都是人才啊!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23
2025-03-08 18:55
90年代初,一个邻居的小孩中考,他父母都是武汉粮道街中学的老师(该中学是有名的优质初中),小孩是该校学生,报的中专。他父母解释,按成绩他可以上省重点高中,但考上大学难,报一个职业好的中专,保险。当时真正尖子生会选择上高中,中间偏上的考生就会分流了。后来不包分配,形势就变了。
用户17xxx04
用户17xxx04 21
2025-03-09 00:57
那个年代大部生中师生是很聪明的一类人,比一般的高中生是强些,但由于是普师,学的东西杂而浅,也些知识只是了解而已,而读高中的那部分人是苦学三年读的大学,知识的扎实度,厚度是很强的。

用户15xxx17 回复 03-10 09:07
我们那个年代的中专中师生去上高中的话,那些考上重本的绝大部分连高中都进不去。

祝福 回复 用户15xxx17 03-30 13:30
也不是那么夸张了!最多也就是高考人数增加,录取率变低了一些而已!初中知识和高中知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没听过初中看勤奋高中看智商吗?初中成绩好高中好不了的太多了!这太正常了!别说那时的中专生就比高中生牛,高中变数太大了!

高低速
高低速 21
2025-03-08 12:59
家庭条件不好的才去读中专中师,条件许可与眼光长远的还是力争重点高中。

文明 回复 03-09 08:08
那个年代全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工资少,孩子多。

用户10xxx07 回复 03-09 08:31
那时考大学本科真难啊!

江南
江南 20
2025-03-08 14:16
八十年代中专中师毕业的参加工作直接就是国家干部。

濂溪子 回复 03-10 20:20
大学也是啊,而且待遇总体比中师好

大大果冻
大大果冻 19
2025-03-09 08:04
坐标山东泰安:90年代末期,初中毕业生先预选(大概四五月份),最顶尖读重点高中,上游有资格考中专(分统招跟委培,好像97年最后一批这样分),剩下的考普高或者职高。

嘟嘟熊 回复 03-09 23:37
96年就没有。还等到97年?

大大果冻 回复 嘟嘟熊 03-14 12:08
你错了,我就是97年毕业生

晴空
晴空 17
2025-03-09 04:15
那个时候,录取政策经常发生变化,有时候是先录取中专然后重点高中然后普通高中,有时候是先重点高中然后中专然后普通高中,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我山东莱西的,可以争论。
淡化
淡化 16
2025-03-07 23:22
那时考大学真难,八十年代初,河南省大专及本科每年招生不到两万人。

朱兴德 回复 03-10 13:42
那时候大学82级又比84级年龄小的或者同年的(82级有只读过9年中小学的,16岁读大学,如果他是6岁读书,15岁就可以上大学的,而84级的,不少是小学中学11年,7岁读书的话,需要18岁上大学,和82级很多是同龄人,甚至还小大一岁)。

朱兴德 回复 03-10 13:31
广东84年就开始第一届高三考大学了,你们晚了两年。

文明
文明 11
2025-03-09 08:04
😀😀😀那个年代初中成绩最好的基本都没上高中,特别是农村的,都是上的中专。

神猪 回复 03-09 09:43
可不是么。那年我们县取了105个中专,就是全县排名最好的学生。然后县重点高中分数线低于中专20分。

黄河第一坝
黄河第一坝 10
2025-03-08 20:34
八十年代成绩平平能考上本科?门都没有!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9
2025-03-08 09:45
80年左右中师生分数比高中生分数高,优秀生才可以上中专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9
2025-03-09 10:03
初中阶段的知识简单、浅易,死记硬背的多,利于早生性懂事,听话认真又努力的学生。
yang
yang 9
2025-03-09 00:44
85年师范和高中分数差不多,但省中专分数确实高,因为名额少,没有高分不敢保
用户10xxx94
用户10xxx94 9
2025-03-10 09:11
九十年代初以前,上中师中专的才是最顶尖的学生,可能北上这几个大城市是例外。二流学生才上普高,三流上职高,四流的就直接回家了,搬砖的搬砖,做小生意的做小生意,继承家业的继承家业。
村夫
村夫 9
2025-03-09 09:27
八十年代的小中专毕业生虽然智商比较高,但还要看后续的学习能力,毕竟没有上过大学,视野比较窄。
武寒旭
武寒旭 9
2025-03-08 22:47
小中专比重点高中入取分高二十左右吧。

武寒旭 回复 03-09 17:16
我是延吉市,偏远一些。上高中升大学几率当时不高,82年估计10-20%,是有风险的。如上小中专可解决农转非甚至农转干,吸引力很大。长吉二市,可接班,一汽等企业,干部编制收入常常不及工人,所以小中专对长吉吸引力没那么高。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以能上重高的智优势,早进入社会有利抢先机。我当时不想上高中也不想上大学,我觉得浪费时间。我看了我哥的大学教材,我以为不需老师教自己看就行。再说当时的大学老师,普通大学的老师,那批人本身就是废材。80年代,那怕开个食杂店都比上学好。

朱兴德 回复 03-10 13:45
大多数是这样,广东的个别名校如执信、广雅、华附、佛山一中、东莞中学等的分数线也比中专线高一点。而江门一中和湛江一中是大致相同。

来电显示
来电显示 9
2025-03-09 23:40
我是中师毕业,2000本县最后一届包分配,当时中学全学区717分第一名,我们学校当时考上了6个师范,全是前几名,然后才是本地重点一中二中,这几批中师生虽然是中专学历,堪比211,现在仍然是中坚力量,我校新考进来的年轻本科生,管不了班,五年级数都费劲,吃零食,有一个公主病,生气还要学生哄,我有时候有事进教室,学生的眼神对这个老师一脸嫌弃,有的学生和家长都抑郁了,换成我媳妇(也是中师生),质的飞跃,个个开朗了,考试拿名次。我本来负责一些学校的杂事,因为本校一个班脏乱差,学生确实也正常的少(别不信,农村好点的学生都城里去了),别的老师都教不了,我不得不担任语文和英语的科目(我们中师生是万能的,我毕业的时候当时担任一个班语数英十几年),有一个年轻的跟校长来的主任就是这个班管不了(不进教室还好,进去就乱),我建议的不叫他管班了,现在可是闲的很(我也想过还是废物点好,我们这里有个老师不会啥负责煮鸡蛋)。
小减动画
小减动画 9
2025-03-10 10:03
扩招前的优秀就是优秀
真凡人
真凡人 7
2025-03-09 06:09
你懂个屁,不要误导大家了,那时考大学太难了,有的人提前放弃,考小中专,并不是考小中专的比考大学的还牛。那时候是不能兼报的,报小中专不能报高中,报高中不能报小中专。还是上大学的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要乱说。

用户15xxx59 回复 03-09 18:07
而且几乎各个县都有师范学校,个别县还有卫校。感觉升学无望的,考不上省部属中专的,报地方中师还管分配几乎是最佳选择。

1100032 回复 03-09 18:53
有很多多子女家庭,要考虑孩子离家上学要错开,经济上才能负担得起的。

大隐宅于室
大隐宅于室 7
2025-03-09 20:44
90年初中毕业,那时候是中专>县城高中>区里高中(那时还没撤区并乡)。中考前要预选考试,预选考试只有30个名额,从初一5个班近300人最后只有大的10分之一能中考,竞争很激烈!
heweibk
heweibk 7
2025-03-10 05:57
当年大学录取比例很低,上高中很难考上大学。那个时候中专性价比极高,中专毕业包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国营单位。那个时候很多家条件不好成绩很好的都读中专!
大王
大王 7
2025-03-09 20:59
铁饭碗,包分配,能考上的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全年级没几个!你说牛不牛?
追忆美好
追忆美好 7
2025-03-10 02:58
我是农村的那时城市啥情况不了解,初中只有个别好学生上高中,这其中包括家中有一定背景的看的远,还有的是学习特别好老师鼓励他上高中的,十个优秀学生中,上高中不到2个。
老陈
老陈 6
2025-03-09 17:16
我是八十年代大学生,我们班只有两名农村户口同学报考中专,其他同学都上高中,这两名同学成绩偏上,但绝不是第一第二名。就算高考失利,还有二次选中专的机会,一般家长不会短视让成绩好的孩子初中毕业去读中专。我说是八十年代。
zhanghegang
zhanghegang 6
2025-03-10 22:14
老翁说几句吧!我是54年在湖南城市初中毕业的,那个年代早参加工作是有优势的,很多家在农村或家困难的都想上中专,那年中专有几所其中铁路工程学校录取分最高,要平均分七十多分,其次是医士学校和师范学校平均分六十分左右与高中差不多(那时高中不多不分什么重点与普通),本人是上高中后来上大学的,班上成绩好的几个有一半以上还是上了高中。
用户18xxx93
用户18xxx93 6
2025-03-09 07:10
你以为初中时期成绩好学习能力就强吗?试着一起读高中,能考上大学的才是精英,我们都知道,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天差地别,现实中初中成绩好,到了高中成绩平平的大有人在。
一片海
一片海 6
2025-03-09 20:19
那个时代农村就是这样,考不上中专的去上高中或毕业进社会。
呵呵
呵呵 5
2025-03-07 19:18
八十年代的中专分数线与重点中学(市,地区重点)差不多。

神猪 回复 03-09 09:39
可能分城市和农村。

用户10xxx59
用户10xxx59 5
2025-03-09 09:53
95 年之前尤其八十年代的中师生都是在县内中考前50 名以内的农村户口考生报读的,这些人确实是较聪明,但中师期间学习的知识比高中简单,因为培养目标就是小学教师吧。与读大学本科的学识、见识是有区别的。
一手木头
一手木头 5
2025-03-10 14:06
以前学习好的才能考中专
用户18xxx39
用户18xxx39 5
2025-03-10 12:46
87年初中毕业,中师是提前录取,能考上中专的学生肯定是聪明的一类人,但农村特别拔尖的和复课生占比例多。能上中专的成绩肯定能进重点高中的,而且成绩还是在前面,考中专只要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成绩!考高中需要加上英语和生理卫生2科的成绩!中专的分数线很高的,随便考那2科都能上了重点高中!高中努力学三年,大部分应该能考出去,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学校! 中专学的东西肯定是覆盖点多,也些知识只是了解而已,而读高中的那部分人是苦学三年读的大学,尤其理科知识的扎实性还是很强的,这个积累的过程,没办法!坐标沈阳。我们那个时候中师毕业的几乎都是小学老师!中专毕业也是统一分配,好的中专毕业早,比考大学毕业回来分配的工作要好得多的多!
李黎明
李黎明 5
2025-03-10 01:27
80年代去读中专的基本是农村户口和城市孩子多且生活很艰辛的家庭的孩子,考上中专就实现了从农民到国家干部身份的转变。这些人中确实有很多学习很好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比读高中考上大学的学生强。那时的父母都在为生计奔波,哪有什么陪读、课外辅导一说,孩子能考上是意外,考不上才正常。再说高考也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还有预考,过了参加高考,不过高中毕业(个别发挥失常才复读)。高中毕业能考上本科的5%都没有,以前的省部属中专现在基本都是一本了。

用户15xxx17 回复 03-10 16:01
我们89年中考,中专中师录取率才2%多一点点。

贵庚吃面
贵庚吃面 5
2025-03-09 19:46
当年的中专分数很高,录取名额也只有几个
罗育奇
罗育奇 5
2025-03-10 15:09
你知道个屁,那时的初中毕业生,要班上最拔尖的几名才能录取师范学校,成绩顶尖的根本不会去读高中考大学,城里学校不知道,农村初中学校百分之百都是这个样子,因为那时师范生国家包分配,读师范等于比读大学提前四年参加工作,帮助父母提前几年解决了后顾之忧,读中专的也是同理,你说这些班级里拔尖的没把握上大学才选择中师和中专,除非他们后来上高中不愿意努力学习了,否则是不可能的事。

濂溪子 回复 03-10 20:24
乱说,我就是这批人。82初中毕业85进大学。进中专或者中师的是学习好的。但进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更好更高。我家里条件也一般,但能支撑过去父母就让我上高中,我比中考分数线多31分。

裹叶虫
裹叶虫 5
2025-03-13 08:36
八十年代师大本科毕业一般能分到市级重点中学,大专能分到县中,只有中师生才分到乡镇学校,如果这个小便没故编,那个本科生不知渣到什么程度!
用户11xxx99
用户11xxx99 5
2025-03-13 12:35
按这种逻辑,当年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应该都比卫校生差。四十年过去了,这批人都临近退休,去医院墙壁上看看,院长,主任,主任医师,都是什么学历?
用户14xxx87
用户14xxx87 5
2025-03-22 01:07
县办初中班派骨干教师,搞家访,动员优生读普高!为教育局点赞!!!!!!!!!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4
2025-03-09 12:02
八几年我们村二个成绩好的孩子,中考第一的上了中专,第二的上了县中,后来高考清华。坐标江苏扬中油坊晨光村。
moononriver
moononriver 4
2025-03-09 08:07
那时候上小中专的初中的确很牛才行
用户57xxx45
用户57xxx45 4
2025-03-09 01:43
八十年代初全国共招三十万左右大学生
富可敌国
富可敌国 4
2025-03-10 09:49
那是社会发展需要!
天利
天利 4
2025-03-09 18:32
当年为考中师,有些初三复读三四年都有,有的还从初一开始倒读。
用户16xxx52
用户16xxx52 4
2025-03-09 11:38
八十年代的中专生,呵呵。放到现在哪个都能考入中国前十名的大学。八零年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点五。你算算一个县三十万人口能考几个。

李黎明 回复 03-10 01:40
不至于,当年能考中专的现在上个一本问题不大。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4
2025-03-09 08:27
那时候农村学生都愿意考中专,能早减轻家庭负担,早上班,再上三年高中一不一定能考上大学。那时候一个90多人的班 ,考上本科的不超过5个人[捂脸哭]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4
2025-03-22 07:26
我八七年初中毕业,是我们县第一次实行高中截流,中专预选前任100名,费县一中,100-150名,费县实验额,150-400名考
FEI
FEI 3
2025-03-09 06:17
上下关系95年左右才对调的。
yang
yang 3
2025-03-09 00:41
成绩平平上高中,你知道一个班几个人上高中吗?

神猪 回复 03-09 09:46
反正比中专多。大约是10倍左右。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3
2025-03-09 22:38
我84届初三毕业的,那时初四至初六初中毕业的想上中师?门都没有!

用户10xxx12 回复 03-09 22:43
那时的中师生是定向招生,基本上都回到原地方中小学任教,只能坐井观天。没能参加高考,也不可能一飞冲天啊!

曾峰
曾峰 3
2025-03-10 09:34
一群脑吹粉,我告诉你怎么回事,我表哥是八十年代考中师,农村孩子一般要考中师,因为中师中考英语成绩成绩不算分,农村孩子英语基本都很差,这样容易最早工作,我表哥成绩过线,面试被刷了。这里面就有文章了。我表哥)现在想想关系不到位。还有中专里面中师录取线算低的,前面有银行学校,税务学校,物资学校,财务学校,邮电学校,保险学校等,这些学校出来都是好单位,分数至少高中师三十分。还有中师是每个地州都有的学校,而师范大学全省只有一所。分配给每个县,各专业录取不少。但包分配基本都是镇里的中小学。城里人基本不考
阿哲
阿哲 3
2025-03-09 21:30
实话实说。那个时候能上中师或中专,确实都是班里顶尖的学生,确实比高中录取分数线高。但是他们应该是两年就毕业了,很快就可以工作。学习时间比高中还短,更别提没有上大学了。因此他们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初中成绩好,到高中成绩一般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也不要就认为那些人很厉害。还是和那时的大学生比差远了。这位老先生有点妄自菲薄了。也遇到过那时的中专师范生很骄傲的,觉得自己当时上初中时很优秀,认为只是自己没有选择考高中,否则自己一定能上个好大学,其实不一定,那时候的大学很难考的,那是精英教育。但毕竟高等教育都没有学习的人那么骄傲也是不对的。
牛兄子弟
牛兄子弟 3
2025-03-12 07:20
那时上中专师范学校上师范学院是免费的,上大学有生活补助。
用户11xxx99
用户11xxx99 3
2025-03-13 12:31
中师生的自我安慰。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3
2025-03-22 07:28
一个是小学校长,一个考上非师范的,当年非常牛逼,现在失业
用户20xxx07
用户20xxx07 3
2025-04-07 23:32
我是83年的中师生,快要退休了,一声叹息,退而无憾。
坐望云起
坐望云起 2
2025-03-09 10:27
瞎鸡扯,中专当年难考真的,中师?中师和重高分数线差不多,人58的本科,在扩招民大兴起之前,本身就尖子生
胜一
胜一 2
2025-03-09 20:08
说明那两位小学初中成绩好过自己,确实能理解你。
无尘
无尘 2
2025-03-09 16:05
当年考上中专的分数也就是省重点高中的分数,不要把当年的中专神话了,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基础知识中专比大学还是差一大截的。本人也是八十年代的中专生,如果是城市户口肯定上重点高中,虽然当年是万人挑一但也要搏一搏。
转转
转转 2
2025-03-09 16:45
确实如此,当年省交通学校在我们县招5个人.而县高中三门总成绩160分就可录取
用户43xxx07
用户43xxx07 2
2025-03-09 14:04
农村确实好多学生选择中专,但城市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选择了高中,拿农村的来代表所有,是蠢还是坏?
在路上
在路上 2
2025-03-09 19:21
胡说八道!
中华英
中华英 2
2025-03-09 09:44
我是78年参加中考的,整个大队150参加初升高才15个同学考上,实在大难了,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2
2025-03-09 11:14
成绩拔尖的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大部分考取中专,这在八十年代是普遍现象。但是,有些人将那时的中专生学习成绩说成高于当时的大学生,实属王婆卖瓜。本人1977年级本科生,也有一个妹妹是1985级中专生
youf
youf 2
2025-03-09 16:39
也就是中专刚开始招生那几年,成绩一般但是父母有点门路或者可以顶替的就走中专的路子,趁父母退休前可以早点把子女的工作搞定,后来大家伙跟风了一小段时间就没什么用了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2
2025-03-13 21:57
以前读完中专国家包分配,高中不在此列。
XLOUS
XLOUS 2
2025-03-16 09:17
在这些中师生面前,我们就是初中生的水平。
用户10xxx35
用户10xxx35 2
2025-03-22 07:27
我班三个同学考上中专,一个中师,在县教育局工作,现已经去世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2
2025-03-27 15:37
哪个年代有很多高中毕业教初中的民办教师,为了尽快解决师资力量,国家采用初中毕业读中师,三年中师毕教初中。为了早点毕业端上铁饭碗,很多农村尖子生争相考中师,造成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中师人才(初中尖子生)荟萃。
雨中看荷
雨中看荷 2
2025-04-06 21:19
初中第一名,上了高中还是第一名的绝无仅有,多数跟上一般就不错了
霓云
霓云 2
2025-04-13 21:23
一派胡言,哪个时候中专中师高中是分开报考,没有兼报的规定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2
2025-04-15 07:38
八十年代师范本科生要到乡镇教书?瞎编。在我们二线城市大都去大中专学校任教,极少部分在好的中学任教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2
2025-04-21 09:44
中专就是现在的技校
用户17xxx29
用户17xxx29 1
2025-03-09 08:35
我87年中考全市第5名,为了跳“农门”,选择读的中专
用户14xxx85
用户14xxx85 1
2025-03-09 10:54
就算你再厉害,你也是上的中专,别人再差也是本科,自欺欺人可不好!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1
2025-03-10 12:22
这个我有发言权,那时家庭困难的、成绩没有把握上大学的才选择中师或中专,成绩顶尖的绝大部分还是选择读高中考大学

用户15xxx17 回复 03-13 07:51
那时候家庭条件好的才会去上高中考大学。家庭条件不好的哪个不是奔着中专中师去?我89年中考成绩比全省最好的高中录取分数线高了52分,比这个高中实验班的录取分数线高了27分。我中专同班同学,中考成绩最好的579,比这个高中录取分数线高84分。

zhanghegang 回复 03-10 22:30
中考和高考完全没有可比性啊!上了高中就知道初中那点东西太容易了,同理上大学后才明白中学三年学的还没大学一学期的内容多!

山青水秀
山青水秀 1
2025-03-10 09:32
这个说法不对。小编乱写。80年代师大本科可以吊打中师生的。
一丝涟漪
一丝涟漪 1
2025-03-10 20:22
那会叫老师这会就是一门职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阳光灿烂
阳光灿烂 1
2025-03-11 12:47
七八十牛代的中专,都是初中成绩顶尖的学生!!!成绩普通的学生只能升高中。
用户18xxx35
用户18xxx35 1
2025-03-14 06:11
这说的是农村,城市里学习好的谁会去上中专。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1
2025-03-15 20:52
那时候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想着早点贴补家用。我老爹就是中专毕业去军工造船厂工作,这样就可以拿工资养家了。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1
2025-03-19 11:50
那个年代城市户口很重要,师范生可以转户口还能免费上学,每学期还有政府补助,学习好的农村户口的孩子,为了转户口上中师的不少
刘昊
刘昊 1
2025-03-31 13:03
我是中专没资格考,只能上高中,然后考了个大专混日子。本科差几分,中专没资格,这是做为学渣的亲身经历。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1
2025-04-12 18:37
小中专秒杀985、211!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1
2025-04-21 09:40
八十年代没有本科生这个说法
用户10xxx51
用户10xxx51
2025-03-09 07:32
五十八可不是,再大点才是
野渡横舟
野渡横舟
2025-03-09 07:34
胡说八道!八十年代的师大本科生会到乡镇中学任教?
从南到北
从南到北
2025-03-09 12:02
以前岳父全县高中生考中师就录取十七人,几百学生,他爸是教师,他叔叔是北大毕业的
zhlz54321
zhlz54321
2025-03-10 12:01
对! 当年我招的是能上重点高中成绩的人,而且还要面试;若读、说、写、画、跳、唱无一特长的,成绩再好也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