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七十古来稀,三不贪心自清明 梁实秋在《中年》里写道:"中年的妙趣,在于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做自己所能做的事"。及至古稀之年更应明白:求不得的顺其自然,够不着的还给云天。人生晚景最忌贪,这三样东西贪多了,福就薄了。 一不贪荣华 老话讲:"绫罗绸缎裁衣暖,粗布麻衫裹身安"。张伯原是某单位领导,退休后仍穿梭各类论坛,将早年获奖证书铺满客厅。某日宴客夸耀政绩,宾客敷衍几句匆匆离席,其后再无人愿登门。房子钥匙十八把,不如床头温水壶;证书摆满五斗柜,怎及孙儿画鸦图? 二不贪虚名 钱钟书年迈时坚持"三不"原则:不祝寿、不题字、不上镜。街坊六婶却不同,日日攥着年轻时当厂花的照片,逢人便诉当年之勇。谁知广场舞队排节目总不选她,气得血压飙升住进医院。昼夜守着铜雀台,台下已无绕梁音。过往青丝成故事,何不月下慢抚琴? 三不贪掌控 《颜氏家训》有言:"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邻家王阿公偏不信,当包工头的儿子管不够,开茶馆的女儿要指导。有日儿女均称忙不愿归家,只剩记账本里的汇款数字陪守晨昏。雏鹰自有凌云志,残烛何必守寸光? 杨绛晚年蜗居三里河,白墙木桌常映墨香。曾笑言:"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古稀本是大自在,莫让贪念锁凡胎。旗袍权当茶席布,功名且作蚊香灰。晨起听风檐下坐,笑数凌霄花几回。 岁月忽忽催人生 人生六十一老翁 年过半百之思 几度春秋人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