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梁东方 不知不觉就已经不再使用小本做通讯录了。原来几乎人人都会有一个随身携带的记

梁东方 不知不觉就已经不再使用小本做通讯录了。原来几乎人人都会有一个随身携带的记录电话的小本,被磨得边角都已经卷了烂了的小本、掉了页的小本,已经从绝大多数人的随手之物中消失了。手机本身的通讯录,已经将这种东西排斥到了古董行列里。 但对我来说小本还是很有用。 每天在小本上将偶感与头脑中的思绪记录一下,给人的满足与人生充分之感是不书写不记录的状态下所无法比拟的。书写和记录让人心里有底,让人可以内心富足、从容不迫地面对新的一天。这种包括写日记在内的写作笔记、阅读笔记的广泛性的记录习惯,是写作的训练也是材料的积累,更主要的还是心理平衡的手段,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让人生没有白过的一个有力措施。 用写作者的目光观察,因为写作而逐渐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一种随时伴随你左右能为你时时都带来乐趣的特殊目光。你因为拥有这样的目光而使心灵日趋丰富,时刻能看见风的吹拂,能听见时间的流淌,纷纭的细节使了然无趣的场面意象万千,使即使不得不的枯坐也变得内涵外延异常茁壮——因为任何观察或默想的所得都会为你的书写提供材料,成为你在精神世界里遨游的阶梯,可以以文字滋生的食粮。 我已经写过一些东西,但对我自己来说,我的著作其实就是我随时带在身边的小本。 小本上有每时每刻我有所感的文字。它密密麻麻,却都是24小时的感觉中可以站出来的有形状、有质地的精粹。在既有精彩也绝对不乏庸常的生活之流中,小本上记录的总是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它们从心中咕咕流出,时轻时重,时多时少,积少成多,隔上几个月就会成为一本写完了的著作。 以至每次开始启用一个新的笔记本,喜悦都再次充盈。在一个新笔记本上记录只言片语,与在旧本上是有所不同的。不同于何处?其实物理地想一想,不过是一个前面没有文字的新本,一个封面和内页都依旧整齐的新本而已,但是又一次开始本身就是喜悦。即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中间也是有着无数的停顿的。有无数的停顿,也就有无数的开始。中间的这些停顿使人们在重新开始时,内心里本能地会喜悦起来。 这一代人,记忆深处还有没钱买本,自己用废纸、用烟盒钉本的匮乏痕迹。在启用一个装订整齐内芯和封面同样漂亮的新本子的时候,还会涌起因那匮乏的记忆而起的珍惜与欣喜,潜意识里还是把使用新本看作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梦想。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可以随时写下文字的小本,人生是多么枯燥漫长。如果没有它,便不会再津津有味,便不会放下越积越多的包袱,人生将乱码,心理将畸变!表达卡壳、思维混沌的后果都将无可避免。 小本不因为文字的散乱不整而散乱而不整齐。拿在手里,足足的形式感使它像是一本真正的书,不是印刷品,而是自己手书的孤品。 有一个随时可以写字的小本,人在任何环境状态里都不再无聊、不再无所事事,都可以随时抓起小本来写上一会儿字。当然有些环境你即使带着小本也不便使用;使用了,就会招来异样的目光将你直接归入异类。 火车晚点了,不能远离候车室。只要有一个小本子,有一支笔,晚点就不可怕,只要可以观察可以写字,时间就如流水一样不知不觉间过去。 在小本上书写固然是有感而发的时候的及时记录,但是也不乏利用坐车、开会、等人之类的边角时间将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记录下来的情况,这是让时间重新变得有意味起来的一种拯救格式。不论写的是什么,甚至在小本上写字本身,就已经是一种享受。它足可以使时间不再虚妄,不再无聊,而重新拥有了趣味。 去另外一个城市三天,用来记录的崭新的小本,一下就用去了一半。40页的小本用去了一半,这20页40面上的无数文字,就是这几天生活里的所思所感,就是稳稳地托底自己的生活使之不沉浮的稳定剂。 在没有电脑,不写文章,还身在外地的状态下,小本的使用便空前快速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小本都成了须臾不可或缺的陪伴。环境不允许,或者没有电脑写作条件的时候,便用边角的时间和位置,在小本子上记下偶然的思绪。这使时间重新拥有了价值和意义。 没有了小本便不知道怎么再旅行下去了,一如过去没有了相机就让旅行不得不终止一样。小本和相机都已经成了依赖。也就是说所有的旅行思绪都必须以小本和相机这样的物品为依据,而所谓记录实际上是一种隐晦的甚至直接的表达。 旅行需要以表达为基础、为伴随,这便是慢慢推导到出来的结论。 如果没有文字,生活就都是一堆未经整理的碎片,随时风化而消失,随意凝结而梗阻;只有用文字过滤了,用艺术的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了,才具有意义,才让人生清明,才不会在生活里产生各种无法越过的人格障碍。 在笔记本上记下感觉的状态,常有所感的状态,比之生活中其他的任何幸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因为其在人间的并不多有。它是确认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证据,是清醒地进入审美的梦中的宝贵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