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别被谣言带偏了! 最近,“中国男性平均寿命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别被谣言带偏了! 最近,“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的消息在社交平台掀起轩然大波,让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些博主信誓旦旦,甚至晒出图表,显示男性平均寿命从2021年的75.46岁一路下滑,到2024年竟降至69.9岁,女性平均寿命也从2019年的80.93岁降至78.5岁,还煞有介事地分析是过劳工作、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因素作祟。但这看似有理有据的说法,实则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这一谣言的产生,主要源于对“平均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这两个概念的混淆。传言中的“平均寿命”实际上是“平均死亡年龄”,是把某一年所有死者的年龄相加后除以死亡人数得出的平均值。但这个数据会因死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而严重扭曲,无法准确反映人口寿命水平,所以在人口统计领域并不常用。而平均预期寿命,是基于当前各年龄段死亡率,预测新生儿未来可能存活的平均年数,能消除年龄结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寿命水平。比如,一个地区当年老年人集中离世,平均死亡年龄就会偏高,可这并不代表整体人口寿命缩短。 从权威数据来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为历史最好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们的存活率越来越高,分年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根本不存在“连年下降”的情况。 谣言传播背后,自媒体的推波助澜和AI大模型的误导也不容忽视。一些自媒体为博眼球、赚流量,刻意模糊概念,将未经证实的数据包装成“权威结论”,部分认证为三甲医院医生的博主也跟风发布,增加了谣言的迷惑性。AI大模型虽能处理海量数据,却因训练语料受污染等问题,出现“机器幻觉”和“机器欺骗”,在查询时提供错误信息,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此前“80后死亡率破5.2%”的谣言,背后同样有AI大模型的身影。 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接收海量信息,稍有不慎就会被不实消息误导。面对这类谣言,我们要保持理性,不盲目相信和传播。一方面,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如国家统计局、国家卫健委等;另一方面,要提升科学素养,了解专业概念,不被混淆视听。同时,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对误导性信息及时标注或下架,避免谣言扩散。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是彻头彻尾的谣言。我们要擦亮双眼,不被其误导,共同营造健康、真实的网络环境,让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