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药汤剂里的“君臣佐使”:
传统中医治病,大多使用复合的中药汤剂,而中药汤剂的配伍离不开君臣佐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1,君药与臣药: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在一个方剂中,君药是主药。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要大。
2,辅药如臣,股肱辅弼之臣:
如麻黄汤用桂枝, 旨在加强麻黄的辛温解表作用。
3,臣药所不及, 佐药便有了用武之地。
麻黄汤中以杏仁消咳平喘,这是麻黄、桂枝君臣所办不到的。
佐药的另一种妙用就是制约、抵消某些君臣药的烈性或毒副作用。
例如,小柴胡汤中臣药半夏止呕和胃,功劳不小,然非生姜不能制其毒。
麻杏石甘汤中,君药麻黄易发汗太过,人们采用辛寒的石膏来抵消一些,疗效最佳。
4,使药:
使药,即引经药:
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
作用如同西医中的靶向药,能入经、入脏。
如独活寄生汤中,牛膝引药下行,以补肝血.
君臣佐使,是讲中药自身的一体性;
君是主导,臣既为君提供辅助,又照顾君顾不到的方面,还提供对君的制约,与君构成适中的平衡状态;
而佐使,既是进一步展开君臣形成的作用,更是对君臣形成的态势进行调节,使达整方的合理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