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前后,太阳系将上演一次“七星连珠”天象。碰巧的是,大热电影《哪吒》出现过“六星连珠”的桥段,于是,相关消息在网上刷屏,“一生仅一次”“大吉之兆”“天文奇观”,甚至“千年一遇”等字眼赚足了关注。
土星在最西端,火星在最东端
何为“七星连珠”天象?据了解,“七星连珠”只是一个称谓,通常不会特指哪七颗星,只要是太阳系内的行星、大卫星(月球)、太阳之中任意七颗星排列在很小的角度上都叫“七星连珠”。在现代天文学中,常说的“七星连珠”是指太阳系的七颗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天空中排成一条近似的直线。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均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其公转的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即黄道平面,从地球上看,这些行星总是在黄道附近运行,就像一串珠子一样排列。由于各行星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不同,它们在天空中的排列组合呈现千姿百态,当七颗行星运行到特定位置,使得从地球上看它们的张角小于一定度数时,就会出现“七星连珠”的现象。
参与本次连珠有哪些天体?自西向东分别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们将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的时间里,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其张角为117°,横跨大半个天空,这就是本次“七星连珠”的天象。
一般能同时看到的只有金星、木星、火星
“七星连珠”天象罕见吗?天文爱好者介绍说,其实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些行星排列在多大的范围里,最大张角是多少。行星排列的最大张角越大,发生的频率越高。如果行星排列在张角30°以内,则从公元1年至3000年的“七星连珠”共发生39次,平均77年左右发生一次,但其发生的间隔并不均匀。
据测算,在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的时间里,当张角在5°以下时,“七星连珠”发生3次;如果张角扩大到10°,“七星连珠”则出现52次。本次“七星连珠”,7颗行星的最大张角为117°。上一次比较适合观测的“七星连珠”发生在2022年6月中旬的凌晨,观测条件比这次要好。
除此之外,1962年2月5日的“七星连珠”还与日全食一同发生。据介绍,“七星连珠”只是普通的天文现象,不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也不会“逆天改命”。
如何观赏这次“七星连珠”天象?
据悉,一般情况下,这次“七星连珠”,公众能同时看到的天体,其实也只有金星、木星、火星这3颗行星。
首先,天王星和海王星因其亮度极低,肉眼难以观测。其次,土星距离太阳只有12°,基本淹没在黄昏时的太阳中。再次,水星距离太阳仅有14°,只是比土星晚10分钟落下,肉眼观测难度也是相对较大。
如何观测金星、木星、火星这3颗行星?
天文爱好者建议,市民可在日落后30分钟到60分钟这段时间投入观测,一睹夜空行星的风采。
在广州,2月28日的日落时间为18时30分,因此,广州市民可在19时到19时30分这段时间投入观测。此时,金星将位于西偏北2°—5°、地平高度为16°—23°;木星将位于西偏南3°—12、地平高度为77°—84°、火星将位于东偏北12°、地平高度为61°—67°。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通讯员:何永杰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