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之间彻底闹翻了,底线已破裂!中方对印实施“卡脖子”反击!印媒急了:这次下手太狠了
当地时间2月18日,据印度NDTV电视台报道称,几天前印度钢铁产业部长库马拉斯瓦米对外表示,将对东大的所有钢铁产业征收20%左右的临时关税,这一事件正迅速发酵,印度当地企业担心东大的大规模“卡脖子”反击,将对“印度制造”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而且,印度媒体认为随着印度在相关问题上与东大之间的“全面决裂”,东大将系统性调整对印度经贸往来的技术限制,继而加强对印度制造业、钢铁产业、化肥生产行业以及其他相关工业领域的限制措施,最终对印方推进实施进一步的“卡脖子”反制。
特别是以钢铁产业、化肥产业、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生产供应链、普通制造业相关技术设备都将遭到东大的“精确打击”,毫无疑问,印度在双方经贸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印度分析人士认为,莫迪当局在钢铁产品进口领域出手“极不明智”,因为东大的这次反制动作将对印度制造业的核心关键领域以及配套供应链实施近乎于“彻底屏蔽”的限制措施。
作为东大第9大钢铁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目的地,印度2024年从东大进口的301万吨钢材加工制品和粗钢产品,而印度方面给出的加征关税理由是保护印度国内钢铁企业,不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度2025年的钢材总需求量高达1.5至1.8亿吨,而印度现有钢铁产量根本无法满足相关需求,所以上述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完全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事件的背后不仅折射出印度方面见利忘义、鸟尽弓藏的本质,更提醒各国与印度进行经贸合作和往来时可能发生的“结构性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就在印度对东大钢铁产品出口实施所谓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之前,由东大企业全程设计并承建的世界最大炼钢高炉于去年9月点火投产,而这一大型钢铁生产线工程恰好就是印度塔塔集团旗下的KPO钢铁厂2号高炉项目。
该项目正式投产后,使得印度塔塔集团的钢铁产量将猛增500万标准吨,更让印度一举打破欧美国家对其炼钢高炉技术的漫天要价,在“合理价格”下协助印度完成了高质量粗钢生产线建设,然而就在钢铁产线正常运转后不到半年,印度就彻底翻脸,对外表示在年内要加征关税。
在此之前,由于印度钢铁产量无法满足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印度成为一个一方面对外大规模出口中低品位铁矿石,同时又从国外大量进口钢铁产品的国家。
据印度媒体介绍,由于印度粗钢产能增长缓慢,而钢材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印度国内的钢铁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为此印度企业开始大规模投入巨资加大粗钢和钢材延伸产品的产能。
总体上来说,由于缺乏最起码的钢铁制造业生产设备、相关技术和工艺能力,印度粗钢产量爬坡速度慢的核心原因,一方面,印度亟待外国企业在印度境内投资建厂,大规模扩产钢铁生产,另一方面,印度国内为保护本国企业利益不断对外企施加各种困难,印度钢铁行业实际上早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禁地”。
印度方面频繁在与东大企业的合作期间制造各种事件,蓄意干扰和阻碍双方正常的经贸往来,不断侵蚀企业正常利益,这一系列行为已经让双方正常的合作交流底线彻底破裂,印度在东大企业为其打造钢铁生产基地后就急着“过河拆桥”,实在是目光短浅,为蝇头小利、蜗角虚名放弃了合作共赢的机会,如此背信弃义、过桥抽板的行为,反而给自己与外界进行各方合作“做了坏榜样”。
必须看到,尽管印度已经计划将在2035年将其粗钢产量提高到3亿吨,但实际上,正是对其对外合作千疮百孔的形象,日本、韩国、德国等多个钢铁技术强国均采取观望态度,对印度发出的合作邀请更是已读不回,因此印度未来妄图扩大本国钢铁生产线的难度只能越来越高,在缺乏独立自主产业技术和钢铁装备制造业支撑的情况下,印度的路只能越走越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