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新加坡知名外交家、战略学者马凯硕作出3大判断:一,中国与特朗普玩游戏,从长远看,中国会赢;而且,特朗普已经给中国至少带来两大好处。二,中国已经屯好了火力,一旦特朗普的打击来临,中国就会反击。三,在“一中政策”上,中方将获得美方的坚定承诺。此外,他还说,中国自1949年以来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两点:坚持与世界融合,坚持务实主义。 大家都知道,中国向来是玩长期规划的,它设定的目标从来不是两三年,而是二三十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愿意把竞争当作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期的短跑冲刺。相比之下,特朗普那种“立即见效”的做事方式,很难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种差异其实早在贸易战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得很明显。以关税问题为例,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以为中国会立马慌了神。但事实是,中国不仅没有慌乱,还准备了一套精细的“反击组合拳”,五步打得有节奏又精准。 比如,中国集中削减对美依赖、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绕开美国把市场越做越广。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美国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例已经降到了11.2%,这个数字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以来最低的一次——换句话说,中国明显把出口的“篮子”分得越来越开,而不再只放美国这一颗“鸡蛋”里。 与之对比,特朗普这边却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他的“美国优先”政策不仅得罪了很多国家,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也不太待见他。欧洲、日本、韩国甚至是加拿大,都被他的关税政策和“随心所欲”的风格给整得挺不舒服。 而中国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低调而迅速地加强了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比如,东盟现在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拉美等地区对中国的贸易依赖也在加深。这种趋势其实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并没有选择对抗和孤立,而是展示了非常强的融合态度,和世界联手合作,逐步拉开了与美国的距离。 说白了,中国的成功其实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务实和开放。马凯硕就提到,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世纪”(1842-1949)给了中国人不少教训,那些年的封闭和隔绝让中国错失了太多进步机会。 所以,今天的中国人深知,只有和全球经济与秩序深度绑定,才能真正站稳脚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么注重全球化,积极加入世贸,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过去40年,中国靠着和世界的深度融合,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 而说到务实,这一点也非常能体现中国的风格。大家都熟悉那句“白猫黑猫”的话,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办法。邓小平早年提出的务实主义,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的博弈态度。 在面对特朗普的“喜欢交易”这一点时,中国没有武断地对着干,而是用特朗普的风格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看台湾问题就很有代表性。中国清楚,台湾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是过去一个世纪屈辱的象征之一。 所以,中国一直在推动美国进一步明确“一中政策”的承诺。这种做法其实很老练:先把大方向谈成,至于美方会在经贸上索要一点交易回报,中国也权衡过了,这点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特朗普试图用关税大棒压制中国,但这个策略从长期来看几乎没啥用,反而让自己疲于应对。美国失去了它一部分本该稳固的优势,而中国借着这波机会,把自己的国际格局拓展得更加深入了一层。回头看,这场中美博弈,或许真正的胜利者已经在悄然发生了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