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肾气虚引起的“痛经”,有哪些特点,用哪种药治疗?
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由于肾气虚引起的“痛经”有如下特点: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
解析:
肾气虚,精血不足,经期或经后,精血更虚,胞宫、胞脉失于濡养,故小腹会隐隐作痛,虚则喜温喜按;
肾虚冲任不足,血梅亏少,故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肾气不足,不能上养清窍,故头晕耳鸣;
肾亏则腰酸腿软:
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清长。
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脉沉细,也为肾气亏损之征。
治则:补肾填精,养血止痛。
方药:调肝汤加减(《傅青主女科》)。
加减:若经量少者,酌加鹿角胶、熟地、枸杞子;
腰骶酸痛剧者,酌加桑寄生、杜仲、狗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