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法官要来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参与案件审理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样就解决了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 ,双方都说“对方找关系了”,再怎么样也不能说对方找了机器人了。
法庭上在规定时间内你就放开说,自己不会说找律师替你说,把证据按规定给了机器人,剩下的就等着机器人给你打印裁判结果就行了,不服一审裁判结果,按规定上诉,二审主要是通过更高级的智能机器人检测一审机器人的程序漏洞,检测结果正常,维持一审判决。取消审判监督程序,二审终审。审理这一关解决了公平公正问题。
接下来就剩下两个环节,一是立法环节,二是执行环节。立法环节目前从起草、调研、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备案、后评估、修改等各个程序都很完备,唯独征求意见程序需要完善,怎样发动普通大众积极参与是个问题。
执行环节问题较多,主要是解决民商事执行不能的问题。刑事执行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民商事案件的执行从法院剥离出来的呼声有些,但理由不是太充分,目前法院执行局负责民商事案件的执行还是比较好的机制。逐步探索机器人参与立法和民商事案件的执行。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