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对F - 35在涉台模拟战斗场景中的红外信号特征予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的第五代隐形技术存在潜在漏洞,这表明我国在谋求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方面有了重大飞跃。
其实啊,这个消息是和咱们国家的“反隐形”技术相关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咱们已经找到了突破美国F - 35战机隐形技术的方法,如此一来,在某些情形下,咱们就能轻易看穿它了。
我们都清楚,F - 35可是美国极为自豪的“隐形战斗机”。单是其外形就能让敌方难以探测到它的位置。然而,此次中国的科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关键漏洞。研究小组经分析发现,这架飞机尽管外表有隐形涂层,发动机尾焰温度也很低,表面上看似“隐形”,但要是从侧面或者后面观察,F - 35的发动机尾部会发出超高温度的热信号。
别看它表面伪装得那么隐形,真要避开侦察,可没那么容易。研究人员发现,F - 35的发动机尾焰温度高达726摄氏度,比飞机的其他部位热得多,这就使得它尾部发出的红外信号,比机身其他部分要强出足足三个数量级。
简单来讲,F - 35的尾部热得像火一样,一眼就能被发现。为了捕捉这些信号,研究团队运用了高端的探测器和望远镜,这样的话,即便几十公里外的无人飞艇也能在1800公里外观测到这架飞机的“热信号”。
说到底,咱们已经能够凭借热信号找出隐形飞机的位置了。这可不是件小事,这背后体现了咱们在反隐形技术上的突破。想当年,隐形技术曾是美军的“撒手锏”,让许多国家都不知所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