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暴露家庭情况!上海,老师安排去学生家家访,却被家长百般推诿,还有家长提出家访可以,但不能进自己家,老师也很无奈,网友:我家又脏又破住着廉租房,怕孩子被看不起! 上海的朱女士(化名)老师发了消息,准备家访,但她独自带着孩子,租了一间老破小,生活十不太容易。 生活用品都堆在了一起,每天下班后疲乏的她也没功夫收拾,担心老师看到后,对她和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看到消息后,她只好选择了拒绝。 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提到家访后,老师们就连连碰壁,很多家长坦言没有时间,甚至有人说可以在咖啡厅等地方见面,这让老师也为难了。 这是学校提出的要求,老师也是为了完成工作,了解一下孩子的生活情况,但一说进到家里看,家长却开始抗拒了。 归根结底还是生活环境的问题,老师进了家里后,就会全面的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生活条件好不好,经济宽裕不宽裕,这些全暴露了。 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不会拒绝,还会想趁机跟老师多沟通一下,但条件差的很有压力了,会因为家访感觉自卑,觉得自己整个家都是“隐私”的空间,别说孩子的老师了,平常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太愿意让上门。 还有好多家长是90后,刚当上家长不久,思想上也会跟之前的家长不太一样,觉得保护自己的隐私最重要,对家访就产生了抵触。 但很多网友对家访抵触的原因,是觉得现在就是摸底学生经济情况的,害怕老师回去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 还有人表示,现在的视频、电话都这么发达了,以前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机会交流,才安排的家访,现在几乎天天都在群里发消息、回消息,根本没有必要。 对老师来说,这件事也很头疼了,因为花时间不说,被家长拒绝的感觉也不好受,但学校布置的任务也不得不去完成。 说是了解孩子的情况,但遇到真的家庭困难的,一两次的家访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能让孩子更自信,也不能给家庭提供实际的帮助,这让家访变得更尴尬了。 被拒绝的多了,有学校也开始做出了调整,只要能跟家长见上面,在公共场所也可以。 但不管是哪里,都是要消耗时间和精力的,有的家长必须请假才能有时间,这让“家访”有没有必要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了。 小编当了家长后,也遇到过两次家访,每次都是直接提供地址,没有想过还能拒绝,在老师家访前,赶紧家里收拾一下,准备水果饮料,老师也只是简单的聊了会天,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最后拍照结束家访。 你认为这种形式的教育,还有延续下来的必要吗? (来源:生活导报2025年2月9日关于《老师入户家访遭部门家长拒绝,认为入户家访已经“过去式教育”》的报道)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