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鸡”又完胜公交? 新年刚开工,广州公交就放出大招,公示调整12条线路,暂时停运9条线路: 公共汽车550、564、834、246、夜46、夜71、夜100、B29、B31、360路等线路计划调整行经路段及站点,公共汽车B20、B7路快线整合。 公共汽车219、808、广高峰快线30、B1路快线、B4路快线、B5路快线、B13、B14、B23路等线路计划暂停运营。 我发现在这条新闻下来,大部分评论都把公交车停运的矛头指向了“电鸡车”,认为正是因为“电鸡车”越来越多,导致公交车客流量减少,现在都已经到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公交车停运了。 2024年4月,更是一口气调整合并了21条线路,停运了12条。 从去年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停了70条左右的公交车线路,难道公交车的“气数已尽”,真要被“电鸡车”给“团灭”了吗? 我发现广州公交有的线路真的很神奇。 直线距离可能只有200米的地方,公交车却要绕行几公里,一路上司机不急,也不敢急,因为公司规定无论路况有多么良好,都必须开25码。 乘客的客人大部分都不急,因为现在公交车的乘客多数都是退休老年人,有的是时间。 而那些急着上班,急着去谈业务,急着去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告别了公交车,开着“电鸡车”,准时又准点。 甚至试过,踩共享单车同公交一齐出发,结果踩共享单车比公交车还要早到终点,可想而知广州公交的速度。 公交车慢就算了,票价还贵,等车时间也越来越长。 现在不但一元车没有了,三元车越来越多,连羊城通15次后6折的优惠也取消了,又贵又慢的公交车,你让人怎么选择你? 如果广州的公交车是又便捷又便宜,谁又愿意日晒雨淋去开电鸡呢? 公共交通,本来就不能以盈利为出发点,要把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惠及市民的出行诉求,放在第一考虑要素里面,而不是背道而驰。 开价格调整听证会,可以少数人决定最后的方案。 那大多数人只能是用脚投票,开电鸡车去了。 你说广州公交搞成现在的样子,能怪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