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苏轼行书欣赏《获见帖》亦名《致长官董侯尺牍》,纸本,纵27.7厘米,横38.4厘

苏轼行书欣赏《获见帖》亦名《致长官董侯尺牍》,纸本,纵27.7厘米,横38.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信札一则,书于北宋神宗元十五年(1082)六月二十八日。 以下是对苏轼行书《获见帖》的欣赏: 创作背景 《获见帖》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六月二十八日,是苏轼写给长官董侯(董钺)的信札。董钺自梓曹得罪归鄱阳,途经黄州时与苏轼相遇,后董钺致仕归,过黄州,来游雪堂,二人结下情谊,此帖是二人分别后苏轼所写。 艺术特色 - 笔法:主要取法二王、颜体一脉,运笔自如,有打破传统章法之感,笔画舒展大气。用笔厚重,演化坚实,提案较少,骨力中含,尽显北宋文人笔墨风格。 - 结体:笔势微妙,姿态各异,字的轻重错落,随意自然,字形扁平,饶有韵致。 - 章法:行气之间婉通流畅、笔断意连,每行字大小、高低错落,有自己的节奏旋律,且留白节奏与章法节奏相呼应,整体感很强。 文化价值 - 书法价值:苏轼作为“宋四家”之首,是宋代尚意新书风的倡导者和改革开拓者。《获见帖》体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追求,对研究宋代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 文学价值:信札内容简洁而真挚,体现了苏轼的文学素养和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为研究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情感提供了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