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腊月二十三,讲给孩子这些古老的传说,让文化得以传承

一年一度的春节,往往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

一年一度的春节,往往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北京俗曲《门神灶》中唱道:"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张桌,两边配上两碟糖。黑土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炷香。当家的过来忙赞祝,赞祝那灶王爷降了吉祥。"

相传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灶王,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每逢腊月廿三,灶王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家家户户的善恶行为。

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一种说法是人们为了让灶王在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时候多说好话,所以要给他吃糖。

另一种传说是,灶王吃了百姓供奉的麦芽糖之后,嘴巴被粘住了,说话的时候只能说"甜,甜",这样玉皇大帝就会认为人间是甜蜜而祥和的,就不会降罪下来了。

所以呢,正如《门神灶》中唱的那样,每家每户桌上的供品,两碟糖指的是糖瓜和关东糖,是供灶王夫妇的;黑土干草一碗水,是给灶王所骑的马准备的。

每一年的春节序曲,从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开始,从祭灶的小年夜掀起一阵小高潮。

从这一天起,“年”越来越近了,“味”也越来越足了。

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而做各种准备和忙碌,小孩子的欢笑、成年人的寒暄、老年人的指点,都离不开“过年”两个字。

忙碌了一年又一年,有人利用这个时间休闲,有人利用这个时间复盘;有人把过年当作一年的终点,也有人把过年当作一年的开端。

不管怎样,你喜不喜欢;不论怎样,你甘不甘愿;日子就这样在匆匆忙忙和懒散悠闲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今日小年。

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祭灶,一个古老的习俗,虽然现在已经越来越淡,但我们不能不知道,也不要不传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