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英伟达重申深耕中国承诺 中美半导体竞合关系再引关注

图片:即梦AI生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会长任鸿斌今日在京会见到访的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这是继三个

图片:即梦AI生成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会长任鸿斌今日在京会见到访的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这是继三个月前黄仁勋秘密访华后,这位"AI芯片教父"年内第二次现身北京,恰逢美国政府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之际,引发业界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演变的深度思考。

政策高压下的商业博弈

会谈中,黄仁勋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政府对H20等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已实质性冲击英伟达业务版图。数据显示,2023年英伟达在华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达25%,但受制于禁令,其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800/H800系列芯片被迫下架,导致第三季度中国区营收骤降超40%。尽管如此,这位掌舵人强调:"深耕中国市场三十年,我们见证了这里的数字化奇迹。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单体市场,其完善的产业生态与领先的软件人才储备,正成为驱动全球AI革命的战略要地。"

图片:即梦AI生成

双向依赖的科技生态

任鸿斌会长在回应中肯定英伟达对华技术合作的贡献,同时强调:"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共赢原则,正在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体系。"这番表态折射出复杂现实——一方面,英伟达CUDA生态已渗透中国90%的AI企业,寒武纪、壁仞等本土厂商虽在硬件算力上逐步追赶,但软件生态建设仍需时日;另一方面,中国占全球半导体设备采购量的28%,任何跨国企业都难以承受长期脱离这个创新试验场的代价。

AI革命催生竞合新范式

黄仁勋特别提及人工智能对医疗、金融、气候科技及制造业的颠覆性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近期与比亚迪、小鹏等车企深化智能驾驶合作,其Omniverse平台已接入宁德时代全球电池工厂的数字孪生系统。这种深度产业融合印证了分析师的观点:在AI时代,技术标准与生态壁垒的重要性已超越单纯硬件性能比拼。

图片:即梦AI生成

监管框架下的创新共舞

面对美国BIS新规,英伟达宣布将推出符合出口限制的L20芯片,但行业人士指出,其性能较H20下降约30%。这种"技术适配"策略背后,是跨国企业在政治与商业间的艰难平衡。正如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李教授所言:"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地缘政治重构,但中国市场需求的虹吸效应和本土企业的快速进化,正在重塑游戏规则。"

此刻,黄仁勋的北京之行传递出清晰信号:在人工智能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临界点上,任何技术巨头都无法承受与中国市场"硬脱钩"的代价。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之路,既需要开放合作获取创新动能,更需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困局。这场关乎未来科技主导权的博弈,正在考验着各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