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次番禺路到底应该读Fān Yu路?还是Pān Yu路?今天,一场关于另一个上海知名地名——“人民广场”的讨论,又友好而热烈地打起来了,哦,不是,是讨论起来了。 原来,公司里的外地同事们,把“人民广场”说成了“人广”,而且他们说,他们周围的人都是这么说的。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个说法,其实这是不对的,在上海话中,“人民广场”是没有简称的,就叫“人民广场”。 我好心地告诉了他们,结果他们反而很奇怪,“人民广场”为什么会没有简称?“人民广场”要念4个字,多麻烦,简称为“人广”多方便啊? 而公司里年轻的上海同事们,他们也搞不太清楚 “人民广场”到底有没有简称。 我告诉他们,在上海话当中,“人民广场”就是“人民广场”,没有简称,而且上海话非常轻巧,不像北方话咬音那么重,在上海话里读“人民广场”这四个字,非常轻松、连贯,一点都不麻烦。 当然,“人民广场”有另外一个说法,叫“人民大道”,住在人民广场附近的人,也会把“人民大道”简称为“大道”。以前只要是住在黄浦、静安这一带的,说“到大道去”,“今天约在大道碰头”,就知道是特指“人民广场”。当然,因为人民广场非常大,一般约会碰头的话还得说清楚是人民广场的哪里,比如最有名的那块人民广场大屏幕,注:不是现在来福士大屏幕,老早在人民广场有一块很大的LED大屏幕(见图一),位置大致就在武胜路、西藏中路口,非常显眼,是上海90年代标志性的约会、碰头的地点。 所以“人民广场”的别称“人民大道”,是可以简称为“大道”的,而“人民广场”这四个字,没有简称。 而且,在上海话里,“人民广场”和“人广”是指两个不同的地方。因为上海还有一个“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最早是在北京东路2号(图二),后来搬到虹桥路古北那里(图三)。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上海话里的简称才是“人广”! 但是,外地同事又不认可了(我总感觉只要我和他们一说起上海的事情,他们总喜欢反驳,他们是不是故意想跟我杠一杠啊?) 他们的观点是:现在谁还听广播电台啊?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样一个单位。以后,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谁还会关心“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哪儿?所以,“我们去人广”,肯定就是指“人民广场”啊! 这么一说好像也有点道理哦[思考] 请问头条里的各位朋友,你们要是说“到人民广场去”的话,会怎么说呢(见图四、图五、图六)? 最后问老上海们一个问题: “人民广场”的“人”,在上海话里读“shen”还是读“nin”? 那么“人广”的“人”,读“shen 广”还是读“nin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