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一年400元,费用上涨引争议!还有人建议零缴费? 年底将至,2025 年新农合缴费窗口期来临,网络上关于新农合费用上涨的争议声不断,退保之风渐起。 回想新农合初立时,是农村百姓的就医希望,让大家告别有病不敢医的困境。然而,近几年其缴费从最初的每人几十元涨到如今的 400 元左右,这让一些收入微薄、家庭人口多的家庭感到负担沉重,退保念头油然而生。 但我们应理性分析费用上涨的原因。首先,物价和医疗成本不断提高,作为医疗保障体系重要支柱的新农合,需调整缴费标准以适应变化。其次,新农合的报销范围大幅拓宽,从最初主要集中在大病,到如今门诊看病、住院费用、慢性疾病、特殊病症甚至康复治疗等诸多项目都可报销,保障范围的扩大必然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再者,我国老龄化加剧,农村老年人口占参保总人数近 10年间从不足20% 增长到接近30%,老年就医群体日益庞大,资金需求也相应增加。 面对缴费上涨,不少人想退保,觉得身体硬朗,缴费是浪费。但实际上,对比当下物价,400元的年度缴费并不算高。而且 2024 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同比仅增加20元,增长幅度明显下降。新农合是生病时的底气和“安心丸”,不能冲动退保。 至于零缴费建议,部分地区对五保户、孤儿、高龄老人、重度残疾群体等特困人员已实行医保零缴费政策,但全民零缴费目前难以实现。我国参保人口基数庞大,开放零缴费会带来沉重财政压力,还会凸显公平性问题,破坏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新农合费用上涨引发的争议,体现了民众对医疗保障的热切关注。我们应用长远眼光看待新农合,它不仅是一项支出,更是对未来健康风险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