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都是同人不同命的! 马老师1995年6月1日,以“以深入社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为由书面提出辞职”,幸亏单位挽留了也没有挽留成功。 否则后面可能就没有那么精彩跟波澜壮阔的人生了,而好多与之命运相关的人,可能人生轨迹也会被改写。 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96年中专毕业的,当时分配我到一家国营企业上班。 那其实也不叫分配,就是家里花了3000块钱买名额进去的,结果上班没有两个月,就让我回家去待岗,在家里待岗三个月后,通知我可以下岗了,补了我一千多块钱把。 一家人真是欲哭无泪。 那3000块钱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我二叔卖一担红薯才5块钱,借给我家两百,全是一块两块的票子,我三舅烧木炭 ,一担木炭卖8块钱,借给我家300块,送到我爸妈手上的时候,票子上全是黑黑的手指印,我小姨父帮人割稻谷,一个工赚5块………… 后面跟着老乡来到南方打工,进过小制衣厂,路边发过传单,发传单的时候捡到5块钱,把我高兴了一个月。 还当过网吧里面的收银员,教人学过办公软件。 05年跑业务的时候,遇到我老公。 09年老公辞职出来开工厂,工厂最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 12年我们自己网上开店,那时候发货管理的不严格的,一个星期后才发货一点事没有,档口拍了爆款图片挂网上,有人下单了才让工厂生产。 在马老师的平台开了四个店,每天都有一两百单的样子,那时候利润高,只要款式好,都不用推广的,挂上去就有人搜索了进来下单。 你可能很难想象,就几个小店,光网店的利润,一天都有5千多,每天都有钱收。 一开始没有什么付费推广的,卖多少就是赚多少,哪里像现在,卖一单出去,十几只手来分唐僧肉。 生意变得不好做,是从购物从电脑端转到手机端开始的。 手机端展示的位置太少,想要被人看到,就要花钱推广,而这是个无底洞。 后面挣扎了几年,开工厂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就把工厂关掉想专心开网店,谁知道事与愿违,到现在一天就卖两三单的样子。 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我老公早就去开网约车了,最开始还不敢在小区附近开,怕遇到熟人,都是把车开到老远的地方才接单。 我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网店有单就发一下,没有单的时候就在网上码字赚点生活补贴。 有人讲,人的一生,选择永远大过努力,选择的方向错了,努力再多都是白费。 其实,人的这一生,哪有什么自己选择的余地,我中专毕业后去哪里有得选吗?网店开着开着就开不下去了,有得选吗? 不是每个人都是马老师,只是因为成功了才证明选择的正确。 我有多少当年的同学,自动放弃公职岗位去下海的,现在每每回首往事,哪个不是捶足顿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