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主,一个手无寸铁的农民,只做了一件事,让他救了一个人,更拯救了一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主,一个手无寸铁的农民,只做了一件事,让他救了一个人,更拯救了一个民族。 1953年国庆大典近在眼前,关于国庆需要邀请的人,工作人员早就已经拟定好,准备交给毛主席,让其过目。 毛主席接过这名单后,稍加思索,说这份名单上少了一个人,并让工作人员现在联系这个人。 毛主席要联系的这个人是永定县的陈添裕,而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要说毛主席与陈添裕是何时结识的,时间还要调回1929年,国民党企图围剿红军,毛主席带领新四军从井冈山转移。 而毛主席身上有着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第一次代表大会现场。 不过毛主席平常的生活环境很是恶劣,身体早就被拖垮,甚至当时还患有疟疾,这种疾病放到现在都不容忽视,更何况是当时药物短缺的年代。 身边人都希望毛主席的病先养好,病情好了再参加会议,可毛主席坚持不同意,因为革命的时间一刻都等不了。 于是毛主席拖着病躯开始赶路,果不其然在半路上毛主席病情加重,病倒后贺子珍等人将毛主席送到了牛牯坡村安顿。 当时毛主席安顿的房子就是赤卫队队员陈添裕,不过当时陈添裕并不知道生病人就是毛主席,当时为了隐藏身份毛主席化名杨子仁,但陈添裕从不考虑身份,只是努力地照顾着病号。 不仅如此陈添裕对其极为尊敬,时常唤毛主席为“杨先生”,有什么好吃的都先交给“杨先生”。 毛主席多次婉拒,可陈添裕都以养好身体为由强行让毛主席收下这些精致的饭菜,毛主席无奈之下只能是拿一些东西作为交换,当作是报酬。 原本这样下去,毛主席的身体应该很快就会痊愈,可是这个时候国民党竟然搜查了过来。 陈添裕便主动提出,自己带“杨先生”到一个地方先躲避一下,在房子里过于显眼。 就这样陈添裕将毛主席背到了一林中小屋,随后他亲自打扫,将年久失修的小屋打扫干净,方便毛主席养病。 可有一地主告密毛主席的住处,放火烧山,陈添裕顾不得其他,背着毛主席就开始撤离。 身后跟着的是拿着枪的部队,此起彼伏的枪声让陈添裕有些耳鸣,但是他脑子却一点都不混沌,成功背着毛主席脱离了国民党的围堵。 陈添裕的眼中救下的是一个同胞,可正是因为有陈添裕的舍身相救,才救下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八闽文脉·记忆|1951年,毛主席为何邀请他参加国庆观礼?. 东南网.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