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 在现代社会,上公厕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这玩意也帮了很多半路突然憋得慌的人们,一冲水一提裤子就能解决不少烦恼,可在古代要想上个厕所,尤其是妃子们,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 大家都知道,皇宫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神圣庄严的地方,所以古代一般都不会在皇宫里建厕所。 这倒不是因为什么信仰,只是因为当时的排污技术没那么发达,也不能很好地处理气味的问题。 要是建厕所也不可能只建一个,这么大的皇宫,进进出出这么多人方便,但凡有一点处理不干净,长此以往整个皇宫都会被“腌入味”,把这样神圣的地方弄得一团糟,走哪臭哪怎么能行?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情况,以当时的排污技术,万一建在皇宫里的地下沟渠堵了,那估计就是一整个“金水漫金山”的画面,到那时看着大大小小漂浮物,才感叹皇宫真是要变成“黄宫”了。 虽然说不建厕所和风水也多少有点关系,但我感觉关系并没那么大。 那既然宫里没厕所,这么多人要去哪里方便,总不能在宫外建个厕所,让皇帝跑出去上吧? 当然不会,在清朝那会,他们会配一个自己的“流动厕所”,说白了就是一个乘排泄物的工具,地位越高的工具就越高级。 下人的叫宫盆,有地位的人用的就叫“官房”,但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 像慈禧太后这种级别的官房,都是由名贵木材制成,周身雕龙画凤,精美的不行,每次一想上厕所了都得由太监顶在脑袋上抬过来,上完后又再抬出去。 这些被抬出去的粪便,最后都会统一倒在一个车里,最后由专人运出城处理,虽然说确实费点劲,但去味的效果确实不错。 那妃子们解完手,一般都用什么东西擦呢? 古时候用什么的都有,用玉米芯了,竹片了,土块了,好一点的就用布了, 甚至直接用水冲的都有,拿纸擦屁股也是很后来才普及的,毕竟当时纸的成本可不低。 夸张点说,清朝之前的朝代,用纸擦屁股,简直就像我们现在用白银擦屁股。 清朝那会的后宫们,也是享了福,她们解手后用的纸,都是一种叫“白棉纸”的东西。 这玩意在当时,已经算非常上等的纸张了,想要造出来是要耗费极大人力物力的,听说要对原材料进行十几道工序,然后精挑细选才能得到。 该说不说,这古代人在上厕所这件事上,还真是够讲究的,知道什么地方该呵护,什么地方没必要。 但是重心全放在怎么拉的舒服上,也不太行,就拿清朝来说吧,慈禧太后用的纸再好又什么用,那些用手擦的外国人不也一样打进来了吗?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