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式旅游,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哪些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

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式旅游,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哪些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社会压力所困扰,忘记了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的障碍。 2023年4月26日,一个普通的春日清晨,80岁的李秀荣和她的年轻伙伴李仕琪从开封出发,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是西藏,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神秘土地,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西藏之行已经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更何况是一位80岁的老人。 李秀荣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的行李并不多,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些必需品,但她的内心却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这趟旅程总计9000多公里,横跨大半个中国,用时23天。 在这23天里,李秀荣经历了高原反应的考验,也领略了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色,她的脚步走过了拉萨的布达拉宫,触摸了纳木错湖清澈的湖水,甚至登上了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在那里,面对世界最高峰的雄伟身影,80岁的李秀荣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和伟大。 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李秀荣用她的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梦想,就永远不会太迟,她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年龄的意义,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说李秀荣的西藏之行是一次高龄追梦的壮举,那么谢建光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如何将旅行融入生命的全部。 1983年,24岁的谢建光背起行囊,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徒步旅行,那时的他,只有简单的几件衣服,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还有150元钱,他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单纯地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旅行并不顺利,很快,谢建光就花光了所有的钱,他开始在桥洞、山洞里过夜,饿了就找小饭店讨饭吃,渴了就喝小溪里的水。 他甚至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在路上,但就是这样艰难的经历,让谢建光意识到,追求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那以后,谢建光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徒步旅行,每一次出发,他都会带上笔和本子,记录下沿途的所见所闻,渐渐地,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旅行方式和生活理念,对他来说,旅行不仅仅是到达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在路上的体验和感悟。 谢建光的旅行方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他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心灵感受世界,在漫长的旅途中,他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学会了如何在艰难中保持希望,这种生活方式,让他的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李秀荣和谢建光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追求梦想的力量,特别是李秀荣的话语:“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怀揣梦想,哪怕到了90岁,也要努力追梦,”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 保持梦想和追求,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让老年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加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努力,也能让老年人保持身体和大脑的活跃,延缓衰老的过程。 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当年轻人看到老年人依然充满活力地追求梦想时,也会受到鼓舞,对生活和未来保持更加乐观的态度。 在赞叹李秀荣和谢建光这样的旅行者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当代旅游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打卡式旅游”的新潮流悄然兴起。 旅行的重点不再是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而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到此一游”。 这样的情况体现了人们对效率的追求,在有限的假期里,人们希望尽可能多地打卡景点,获得更多的“旅行成就”。 它反映了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对于自由的需求,通过分享旅行照片和经历,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羡慕。 不过“打卡式旅游”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种旅行方式失去了旅行的真正意义。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该简单地否定“打卡式旅游”,它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也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或许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无论是像李秀荣和谢建光那样的深度旅行,还是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打卡式旅游”,旅行的本质都是探索未知、丰富人生,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快乐。 正如谢建光所说:“人生的路即便走绝了,但是大地上的路却无穷无尽。”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继续在这无穷无尽的道路上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