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广州的公交车空荡荡,电鸡车到处走,这些电鸡车真可恨。” 看到有网友这样的留言,我很惊讶。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电鸡车有那么大的成见呢?年轻人放弃公交车选择骑行电鸡车,不是公交车自己的问题吗? 首先就是羊城通15次后6折的优惠取消。 现在要满200才有五折优惠,大部分人几乎都享受不到,或者享受一两天就到月底,要重新计了,这个200元的门槛是大数据测算过的吧? 就是要让大部分人享受不到优惠? 还有就是一元公交的取消,不少2元车调整为3元,又不分段计价,上车即使一两个站也是3元,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导致大部分人每月乘坐公交车的支出多了100多。 只能是无奈的放弃公交车转向电鸡车了。 其次就是电鸡车的存在,确实加重了公路上的堵车现象。 但电鸡车存在的本身并不可恨,可恨的是那些不守规矩驾驶电鸡车的人,没几个不违章的。 还有就是虽然开放了电鸡车上牌。 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电鸡车的专用道,或者很狭窄,或者设置的很不合理,或者都是些“断头路”,城市本身交通布局的问题,怎么能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电鸡车的存在呢? 再说回公交车的问题: 一,公交车提价导致年轻人放弃,公交车乘客减少导致提价的行为不并能弥补亏空,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里面去了。 二、地铁网络越来越完善,年轻人基本是卡着点上班打卡的,地铁准时不堵车,如果住的离公司远的,都是买辆电鸡车骑到地铁站,然后再转地铁。 如果乘坐公交车则是时间上太不可控了,堵车是一方面,有时候市区的公交车也能等上半个小时不来,面对“又贵又慢”的公交车,谁不摇头。 三、不仅仅是电鸡车,还有共享单车的存在也解决了地铁连接的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而我们城市的公交车站还无法做到跟地铁网络紧密衔接。 不拥抱改变,就只能被改变淘汰。 假设一个情况,广州公交车对那些对年轻人也免费,或者跟旁边的中山、珠海一样只收一元的停车费,你看还有多少人开电鸡? 看问题,不要看片面,有应才有果。 电鸡车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有的选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