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两名被捕地下党员临行刑前,监狱看守突然说:“我可以救你们出去,但只能救一个人,你们抓紧时间商量一下,我救谁合适。”
1935年,中国革命还处于十分艰难的阶段,蒋介石不把心思放在抵抗日寇的入侵上,反而把枪口对准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红军。
当时红军力量相对薄弱,蒋介石为了实现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一面命令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红军,一面在国内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大肆逮捕红色革命人士。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两名被捕地下党员都是贵州省工委的重要成员,他们一个是书记林青,另一个则是委员刘茂隆。
对于敌人而言,两人所掌握的情报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所以,敌人为了套取他们口中的情报,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起初,敌人一边说着好话一边给林青和刘茂隆摆宴席。
敌人表示,只要愿意把情报交出来,天天都能让他们吃上山珍海味,什么高官厚禄、香车美女也都不在话下。
然而,林青和刘茂隆都是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又怎么可能被这些利益所诱惑?
所以敌人的这一做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敌人眼看林青和刘茂隆软的不吃,一气之下就把他们都关入了监狱。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语言恐吓,到后来就变成了各种严酷的刑罚,两人都被敌人折磨的皮开肉绽,面目全非。
然而即便如此,林青和刘茂隆也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任何信息,敌人软硬兼施,已经算是黔驴技穷了。
最终,敌人认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就决定处死两人。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对于死亡,林青、刘茂隆这两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来不曾害怕,因为他们相信,革命终将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可就在敌人对他们执行死刑前,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让两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原来,这个监狱里有一名失联的地下党同志,他是监狱的看守。
当得知林青、刘茂隆即将要被敌人处以死刑后,他就感到心急如焚。
这位同志思考了很久,即使明知道自己会暴露,但还是没有袖手旁观。
他想要借着带“犯人”上厕所的时候,来实施他的营救计划。
但有一个难题,按照监狱里的规定,他一次只能带一个人上厕所,也就是说他只能救下一个人。
那么到底是救谁,就成为了一道艰难的抉择。
对于林青和刘茂隆来说,这也许是他们唯一能活下去的机会,可在生命与信仰上,两人都选择了后者。
林青和刘茂隆都想让对方能够逃出去,自己则留下来等待死亡。
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面对死亡,很多人可能都会想着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自己周全,可在这些革命烈士眼中,死亡早已不再是一件害怕的事情。
最终,负责救援的看守同志救走了刘茂隆,这一选择也是无奈痛心的。
而林青则被敌人处决,牺牲时只有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他的牺牲,让人感到既敬佩又惋惜。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很多人看来,恐怕没有比生命再珍贵的东西了。
但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宽度却是无限的。
林青的生命虽然停留在24岁,但他的名字却流芳千古,为世人所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