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空气质量和年俗,难道只能二选一吗?当年连续五年建议“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杨凯

空气质量和年俗,难道只能二选一吗?当年连续五年建议“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杨凯生,如今过的怎么样了!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3-12-29 全面禁放烟花爆竹不合法!法学专家呼吁将更多选择权交给民众 过年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家里布置得五彩缤纷,本该是欢欢喜喜的。然而,这几年,“年味儿”似乎越来越淡了,不少人把这归咎于烟花爆竹的禁放。 这禁令背后,牵扯出一场关于环保、文化和社会情绪的复杂博弈。 这故事的主角,得从杨凯生说起。这位老哥可不简单,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董事长,妥妥的金融圈大佬。当上政协委员后,他说话的分量自然就重了。 2010年,这位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应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主要是因为担心它们会造成空气污染,他连续五年在两会上提案,这份执着,最终推动了禁放政策的落地。 杨凯生认为,春节期间的PM2.5飙升,爆竹难辞其咎。他拿中国跟欧美比,觉得欧美不放鞭炮,空气质量就好很多。这逻辑,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为了拥有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哪怕舍弃一些旧习惯,也是值得的。反对者则认为,这锅不能全让爆竹背,而且年味儿也因此大打折扣。 禁令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空气质量确实有所改善,安全事故也减少了。感觉今年过年少了些欢声笑语,不那么热闹了。 禁放政策的支持者,大多是环保的拥趸。他们认为,春节期间的空气污染确实严重,爆竹产生的噪音和垃圾也让人头疼。为了健康和环境,禁放是必要的。 而反对者则更看重传统文化。他们认为,放爆竹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是年味儿的灵魂所在。没有爆竹声,年就过得没滋没味。一些人甚至觉得,这禁令有点“一刀切”,没考虑到民俗和情感需求。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建议,可以选择在特定时段和地方进行,或者用电子烟花来替代。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反思,政策也开始逐渐调整,寻求环保和文化之间的平衡。今年春节期间,有好些地方把禁放爆竹的规定放宽了,让大伙儿能在特定时段和地方放烟花。 这背后,既有环保成果的支撑,也有疫情后人们对传统节日氛围的渴望,更有新型环保烟花的出现。政策更新了,管理上也变得更细致了。 政府明确了燃放时间和区域,加强了销售渠道的管控,力求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让大家过个热闹年。 杨凯生的禁放提议,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推动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他的付出使得环保意识更普及。如今,杨凯生已经淡出公众视野,但他提出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不管怎么样,烟花这种作为流传已久的习俗根本不可能一刀切的禁止,这样的急刹车很有可能滋生出来烟花背后的灰色产业,甚至说会变得更更加危险。相比于这样,不如适当在其中调和,规定燃放区。 有张有驰,才能彰显智慧,对此事,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

容止
容止 3
2024-12-20 06:40
什么狗屁东西,嚯嚯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