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最终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冯爱倩了,大家都认识吧?既然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可就是当年她为了争取摆地摊的权利,才有了如今拉动国民经济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要不说钱都是胆子大的人赚,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去县委大院给书记堵住,你就有机会发财,你敢去吗?1982年那会,冯爱倩就去了。 当时她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全家上下一共8口人啊,光靠挣工分根本挣不够,为了一家老小能吃口饱饭,冯爱倩就决定铤而走险,去做点小生意。 在现在看来,摆摆小摊做做生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在那个年代不行,性质都不一样,被抓到还是挺麻烦的。 但冯爱倩第一天摆摊,就在廿三里赚了6块钱,这在当时可比累死累活干几天都挣钱啊, 冯爱倩当然心动,就想着给这件事坚持下去。 摆摊不仅得靠手艺和良心,还得有体力,因为冯爱倩每天都要时刻警惕检察人员,一旦被盯上,就得撒开脚丫子猛跑,而且必须跑的够快,要不然有的好受的。 可冯爱倩和别的小贩不同,人家都是跑习惯了,她是跑烦了,不想再跑了,而且本来自己就是吃不饱才出来摆摊的,想必身边那些残疾老人也一样。 那自己还年轻能跑,那些一瘸一拐的老人们怎么办?她心中就萌生了要为大家伙讨公道的想法。 1982年那个夏天,冯爱倩刚从县政府旁的小店里买了点东西出来,恰好就看见了书记谢高华,他正好从外边回来。 冯爱倩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就冲了上去,给穿着朴素的书记堵在了县委门口,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谢书记啊,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你这个当父母官的到底管不管?” 但两人说的方言不太一样,书记刚开始没听懂,愣了一下,还是给冯爱倩迎进了办公室谈话。 两人谈了好几个小时,书记也感到很为难,他也知道这样会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无奈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 眼看书记这个态度,冯爱倩顿时就拍桌而起,撂下一句:“你答不答应我都要摆!”就想出门去,没想到冯爱倩坚定的决心也让书记动摇了,终于松口答应冯爱倩的请求。 自当地对摆摊放宽政策后,冯爱倩就和小贩们实打实地做出了一点成绩,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书记也在时刻关注这件事情,专门派人进行了数不清的调研,三天两头就开了一次会,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义乌人民这么苦,市场一定得办!要是自己当不成官,就回家卖红薯! 冯爱倩每每回忆起书记这番话,心中都似巨浪翻腾,在那个年代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1982年9月5日,义乌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小商品市场,通告也随之而出: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正是这一大胆创新的政策,让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镇逐渐热闹起来,也慢慢焕发了生机,冯爱倩也是当时的0001号商贩,可以说没有她,没有书记,就不一定会有今天的义乌。 看看现在的义乌,高楼林立,经济腾飞,与过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几十年间,义乌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影响到了国家经济,甚至辐射到了全世界,也成了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如今这个时代,是无数像冯爱倩这种,勇敢创新有思想的老百姓创造的,也是谢高华这种不声不响,清廉踏实为大家做实事的人民父母官创造的。 虽然说他们的名字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的功绩和影响,我们的后代都会永远感恩铭记。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金华妇联——最美奋斗者 | 冯爱倩:勇敢一“堵” 铸就一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