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欧美在一战的时候都戴钢盔了,为什么我国到志愿军时期还不戴钢盔? 家里的小叔公当

欧美在一战的时候都戴钢盔了,为什么我国到志愿军时期还不戴钢盔? 家里的小叔公当时上过朝鲜战场,虽然说不是什么大官,但也算经历过生死的人,他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他觉得在战场上真打起来,钢盔基本没啥用,子弹也防不住,炮弹的弹片也很难防住,最多挡住点碎石片,敌军真瞄着你打了,戴不戴都是一个结局。 战士们都是视死如归向前冲,能不能活全都看命,而且防护好的钢盔,戴起来是非常不舒服的,影响视野不说,还夏热冬凉。 尤其是朝鲜严寒的冬天,别说志愿军不戴头盔,很多美军行军的时候也不戴钢盔,而是戴保暖的帽子,要不还没等到地方开打,自己人就先冻伤一半。 还有个很重要的点,是因为当时钢盔不适配志愿军擅长的战术,毕竟当时的装备差距太大,和敌人梗着脖正面交锋就是找死。 我们志愿军当时都以隐匿行军,潜藏伏击和穿插迂回来一点点消磨敌人。 但钢盔这玩意沉啊,战士们身上的配重本来就不少,再戴着钢盔翻山越岭,到处穿插,会消耗极大的体力,不要钢盔的话,行军速度都能快上不少。 有杠精说一个钢盔能有多重,身上都背这么多东西了,脖子上多挂个钢盔也差不到哪去。 对于这种言论我只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你脖子上挂个钢盔,翻几座山试试,都不用背其他东西,还没等爬完自己可能都偷摸给头盔摘下扔了。 当时的战士们都吃不上几顿饱饭,还要燃命驱敌,你说是保存能量重要还是带钢盔重要,你以为和现在似的,每天吃的鼓鼓囊囊,就觉得一颗钢盔没多重了。 而且钢盔不仅是沉,还容易暴露目标,要知道敌人可是有飞机大炮在天上盘旋的,不管是日光还是月光,照到钢盔上都会反光,那这不就成了“明目张胆的埋伏”了么。 我们的志愿军当年为了能把潜行突袭运用到极致,冬天甚至连棉服都反过来穿,把更暖和的棉花露在外面,看起来就像和雪地融为一体。 战士们连保暖都不要了,选择隐蔽性,你就想想他们还会戴那暴露自己的钢盔吗? 有人觉得,这说来说去,也没个道理,不就是工业水平不行么,那中国人知道不戴钢盔好,为什么美国要戴呢,别说美国了,为什么现在的解放军也戴呢? 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你真是大聪明,现在的钢盔和之前的钢盔,能一样么。 当时我们的工业实力确实跟不上,新中国刚刚萌芽,百废待兴的时候,要钱没钱,要钢没钢,上哪弄那么多钢盔武装全军。 虽然说当时打小日子和国军的时候,缴获了不少钢盔,但是那点东西也不够发到全军的。 要当时工业实力能跟得上的话,还用战士们光着脑袋,用身子去堵住枪眼,拿命去拼阵地么。 就别说拼命了,要是当时的工业水平跟的上,我们不仅能造钢盔,还能造枪造炮,美国真的还敢打过来吗? 当时我们和美军差就差在装备,远距离交火无疑是愚蠢的选择,枪械没人家精准,人家还有各种炮,要是不尝试迂回近身,怎么打? 钢盔也就远距离的时候作用最大,但真要打远距离了,最缺的不应该是炮吗? 所以很多人不要再去纠结,先辈们所做出的决定,你都能想到的东西,他们想不到吗,他们只不过选择了最可能搏得胜利的方式,丝毫不在乎对自己有多残忍。 而有些人现在过上了和平日子,竟站在上帝视角质疑起先辈们来,这些人是真不知道好日子怎么来的。 对于那段过去的历史,我们唯有仰望和致敬,可能越是“荒唐”的行为,先辈们都是鼓足了毕生的勇气,只为换新中国一个美好的明天。 就像老爷子曾让我看过,他那横贯整个腰背的伤疤,当年那块弹片差点要了他的命,但伤好后他还是义无反顾想回前线。 每次说自己命大,都是眼里含着泪花,不知是想起了当年舍生忘死的战友,还是在感叹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 对此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