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明明有能吃塑料的虫子,为什么人类不用这种更环保的方法处理并普及呢? 其实人类曾经也干过类似的事情,最终甚至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 任何想用生物作为工具,来解决掉自然界中存在的问题的想法,并不是简单地考虑一个点,因为许多物种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一旦实行,就要做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准备。 用吃塑料的虫子来解决白色污染,确实是个环保又创新的办法,而且这些虫子也确实不难找,但是要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呢? 到底是把塑料打碎了喂给这些虫子吃,还是把这些虫子投放到自然界当中呢? 这第一种思路显然是有点扯了,这是销毁垃圾,不是养虫子,要是有那个功夫把塑料收集起来打碎,直接烧掉都比这个省钱。 而且这些虫子吃塑料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这样处理塑料垃圾,那只能越处理越多,我们不能为了环保不考虑成本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这些虫子能吃塑料,但不是只吃塑料,要是不让他们吃别的东西,一直吃塑料也会死,所以这“设备保养成本”,和现在的方法比多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这些虫子吃完塑料,也并不能百分百转化的,那些没有消化掉的部分,就成了堆积在排泄物中的微塑料。 这样一来不仅降解的不充分,反而还增加了危险性,因为这微塑料很容易被人吸进肺里,从而对身体造成一系列损害,而且这么小的东西,要回收起来不知道比大块的塑料难多少。 那第二种方法,乍一看觉得还有点道理,但不仅没能解决上面我说过的问题,反而还更加严重。 这些虫子丢到大自然中,它们可能偶尔吃点塑料,但大自然里有爱吃的东西时,他们还会去吃这玩意吗? 这样一来,首先是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就算它们只吃塑料,在大自然中迅速繁殖,能处理好多的垃圾。 可它们是虫子,只会一个劲乱啃,那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塑料用具和塑料制品,会不会跟着遭殃? 而且这些虫子多了,其他物种数量会不会也跟着波动,就比如爱吃这些虫子的鸟,爱吃鸟的猫和蛇,爱吃蛇的的老鼠和黄鼠狼,爱吃黄鼠狼的狐狸,爱吃狐狸的老虎,爱吃老虎的武松,爱吃武松的潘金莲…… 都不用考虑前面成本和微塑料污染问题了,就到时候地球上遍地潘金莲,或是任意一个物种泛滥的后果,你敢想吗? 所以说虽然这是一个大胆又环保的想法,目前以我们的规划和技术水平,还是没法实现的,期待未来科研人员们能在这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