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发文称,美国财政部官员本周将访问中国,尝试说服中方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下月就职后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而对于在经贸方面与特朗普进行沟通的问题,我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与新一届美国政府经贸团队接触沟通持开放态度,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的立场是一贯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让拜登政府认为,在特朗普上台后,中方与之的沟通会出现问题,并促使其派人访华来当“说客”呢? 答案不言而喻, 一个是拜登政府给特朗普挖的坑,另一个则是特朗普激进的对华关税政策。关于拜登挖的坑,最近一段时间这类消息可太多了,美国日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宣布了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140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同时还加强了半导体设备高带宽存储芯片等产品对华出口限制。
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发布声明,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将自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税率将提高至50%,部分钨产品的税率提高至25%。
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也通过法案,禁止进口激光雷达和大蒜等中国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自然会做出某种措施进行反制,这些措施未必很快会出来,很可能出现拜登政府造的孽,结果让刚上台的特朗普政府背锅的情况。
问题在于,特朗普对中方的反击会忍气吞声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他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但不太可能以妥协姿态面对,让外界认为他对华软弱。而这种复杂的矛盾,叠加特朗普本身就喜欢用关税大棒达成经贸方面的目标,最终会给外界呈现出,中美经贸方面沟通不畅的样子。 面对美国政权更迭复杂背景下,中美经贸方面的问题,商务部发言人的有关表态显然是很有智慧的,一方面强调中方对沟通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另一方面也强调一贯立场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管是面对拜登还是特朗普,要打还是要谈我们都接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