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对浙江夫妻,好心收留了一位漂泊了13年的失忆流浪汉,带着他同吃同住,一起生活了17年,不想,2020年的一天,正在看电视的流浪汉,突然激动地大喊起来:我想起来了… 福建的大街上,谭万刚夫妻俩拖着行李,迷茫地走着,正当他们苦恼着怎么去自己包的工地时,一名拖着编织袋双手黝黑的年轻人从他们身旁走过。 尽管这名年轻人看着应该是一名流浪汉,但谭万刚还是想试一试问问看他知不知道怎么走。 没想到,那名年轻人热心的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并且带他们走了一段路,谭万刚很是感激。 谭万刚看这名年轻人似乎需要人帮助一样,他好奇地问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会在这儿呢?” 年轻人回答道:“我叫朱家明,我以前在工地干活,后来老板没雇我了,没工作,我就捡破烂。” 谭万刚一阵心酸,随后问朱家明,他的家在哪,他准备给他点钱,当路费,朱家明摇了摇头讲到。 “我刚来这是在一个工地上班,后来发生了一起事故,我被突然的塌方淹埋了,虽然及时的救了出来,但由于时间过长,伤害了脑,当时的老板觉得我肯定干不了活了,便把我辞了,付了一些医药费就跑了。” “当我醒来,我不停地想努力回忆起自己发生了什么,但一点都记起来了。出院后,我就打一些零工,但只能勉强有口饭吃。” 谭万刚看着朱家明原本一个年轻小伙,因为意外却沦落为街边的流浪汉。于是谭万刚做了一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朱家明的命运! 谭万刚看了看妻子,说:“要不我们将他招进来,跟着我们干工地,至少有个地方住。” 妻子也觉得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个无家可归的人,便点了点头。 当朱家明听到谭万刚夫妻俩愿意给他工作,很是感激,随后接下去的几年时间里。朱家明将谭万刚夫妻俩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工地的活也越干越麻利,甚至学了不少技术。 后来,老家的老人突然受伤了,谭万刚夫妻俩为了照顾老人就回老家了。可谭万刚夫妻俩如果回去,谁能收留朱家明呢?难道让他继续睡桥洞吗? 当谭万刚询问朱家明是否愿意跟他走时,朱家明想着自己一个呆在福建,怎么也找不到家人,也许换个地方生活,慢慢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朱家明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跟谭万刚夫妻俩回到浙江老家,因为他在谭万刚夫妻俩的身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回到老家后,谭万刚承包了一片茶园,朱家明每天起早贪黑地去地里干活,闲暇时,他们会一起去外面给人做水泥匠。 朱家明有时会回忆起老家一些零星的记忆碎片,他记得老家有弟弟妹妹,但是想不起来他们的模样,只知道最喜欢吃腊肉。谭万刚略微清楚他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至于这么多年没人找他,可能是家人不清楚他在这边。 朱家明每次想起一些事,但却想不出自己家在哪里,会表现得特别急躁不安,谭万刚夫妻俩会在旁边开导他。 后来谭万刚的妻子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朱家明看着刚出生的孩子流露出喜爱,孩子也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就这样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谭万刚夫妻俩想着,如果朱家明一直想不出自己的家乡,他们就决定照顾他一辈子。 后来,爆发了新冠,居家的朱家明意外瞥见正在播报各地的情况。当电视播放了贵州赤水的画面,朱家明内心被尘封已久的记忆,一下子被重新唤醒了。 朱家明看着电视机里的画面,激动得泪流满面,他喊道:“谭大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在那里,在那里,我的家。” 谭万刚听到后,立马跑向客厅,他明白了,这个兄弟终于想起自己的家。 谭万刚事不宜迟,赶紧联系他们当地的派出所,他们确认了朱家明是他们那边一户农家三十几年的儿子。 朱家明想要立马回老家,但当时疫情比较严重,警方给了朱家明他家的联系方式,让他先电话沟通。当视频电话接通那一刻,所有的委屈都一消而散,化作思念和感慨。 在去往贵州前,一家人难分难舍。谭万刚偷偷在朱家明的行李箱里塞了点钱,朱家明眼泪哗哗地涌了出来,不停地叩谢着谭万刚夫妻俩。 谭万刚夫妻俩收留流离失所的朱家明十几年,让人感受到了大爱,这是比亲情还要贵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