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1949年,各党突然收到了云南要起义脱离国军的电报,而这个电报正是龙云发的,而老蒋并没有任何慌张,反而掌管云南的卢汉胆战心惊。 龙云曾是云南的霸主,在当地如日中天,掌握着一支军队,甚至可以一言九鼎地决定当地的命运,当地的各项事务,几乎没有什么能逃过他的视线。 那时候,老蒋的权力正在扩张,所有反对他的人都被紧紧盯着,而他作为一个曾经独霸一方的“地方大佬”,怎么可能不成为老蒋眼中的钉子户? 随后老蒋的军队逐渐向云南逼近,正当云南的主力准备接受日军的投降时,局势突变——老蒋发动了进攻,快速占领了当地的战略要地,就剩下一片地区仍被当地的部队掌控。 那时他面临的局面可谓是“困兽之斗”——手中掌握的部队虽然有两股相对独立的力量,但因通讯中断,他的指挥几乎被切断了。 他发出了紧急求救电报,希望卢汉能带兵来支援,然而对方,并没有立刻行动,那时对方既有自己的考量,也有自己的苦衷。 虽然他表面上是龙云的继任者,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当地的局势,外面的老蒋军队已近在眼前,自己手中的兵力有限,而这时候贸然行动,不仅救不了,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绝境。 这一迟疑,直接导致了龙云的愤怒,他一度认为,对方没有履行“兄弟”的承诺,选择了背叛,尽管对方事后解释过自己的无奈,但他始终未能释怀。 被老蒋逼退,最终他被迫辞去自己的所有职位,陷入蒋的监视之中,为了防止他再次复辟,老蒋就把他关了起来,甚至走了也要带着他。 但是他绝不甘心自己成为一个被遗弃的过气人物,通过各种关系,他最终脱离了老蒋的控制,偷偷前往了香港,这一逃,意味着他从老蒋的眼皮底下彻底消失了。 刚到香港,他就开始策划重新掌控云南,他联系了老部下,甚至策划了一些小规模的反蒋活动,可是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卢汉已经完全掌握了云南,而他的势力早已不如当年。 尽管如此,他依旧不死心,他看着香港的时局,心里充满了复仇的火焰。而那时候,卢汉的处境并不比他好多少。 他虽然坐稳了当地,但手中掌握的军队战力早已大不如前,老蒋为了消耗当地军队,早早将大部分军队调去北方,剩下的队伍早已沦为杂牌军。 龙云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内心挣扎,于是他通过媒体发布了一条消息:“他已经准备起义,正在积极策划,”这一消息,迅速传回全国,让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气急败坏,他根本没准备好,也没能力发动起义,可这个消息却让老蒋更加警觉了,他不得不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发布公开声明,强烈谴责龙云,并展开“搜查行动”。 但即便如此,他心里清楚,局势已经不受他控制,老蒋要求他赶快见他,此时的他,心里十分犹豫:去,可能会被囚禁,不去,自己肯定会被认定谋反。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下,他决定前往重庆,但他也做好了准备,一旦自己不能回来,当地立刻准备反抗,这一决定,让当地的局势变得愈加紧张。 而他最终在众多国军将领的保证下去见了老蒋,和老蒋面对面交谈,老蒋并未对他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反而通过言辞安抚了他,最终让他回去了,似乎一切风波都已平息。 然而战斗并未结束,随着解放军的进军,国军政权越来越岌岌可危,卢汉的内心早已做出了决定,他知道,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彻底决裂,一切都完了,最终他还是选择起义。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卢汉:领导云南和平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