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先是假装答应随后说道:“行!先去仓库看看!”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的一番操作,让经销商直呼:“这女人真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空调行业竞争尤为惨烈,多少企业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被巨额的欠款拖垮,窒息而亡,就在这风云变幻的1991年,一家名叫海利空调的企业,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42万对今天的很多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天文数字,但在那个年代,对一家规模不大的空调企业而言,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足以让其元气大伤,甚至直接破产。 海利空调的困境,源于安徽一家经销商长达三年的拖欠,这笔42万的货款,就像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之前的业务员,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威逼利诱,却都无功而返,42万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烂在账本上的死结。 彼时的董明珠,还不是后来叱咤风云的“铁娘子”,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在海利空调安徽分公司默默耕耘。 她脑子灵活,做事雷厉风行,在公司里小有名气,领导将追讨42万欠款的重任交给了她,与其说是信任,不如说是无奈之举,一次没有抱太大希望的尝试,毕竟前任业务员都铩羽而归,谁又能指望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力挽狂澜呢? 见到那位牛经理的第一面,董明珠心里咯噔一下,牛经理的办公室,装修豪华,员工众多,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完全不像一个拖欠巨款的“老赖”。 但董明珠并没有被表面现象迷惑,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果然牛经理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甚至矢口否认认识董明珠,更别提还钱了。 董明珠没有气馁,也没有退缩,她开始了一场长达40天的“持久战”,每天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牛经理的公司,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那里,风雨无阻,牛经理一开始还能装作没看见,但时间一长,也开始感到不耐烦。他知道,这个女人不好对付。 僵持了许久,牛经理终于现身了,董明珠以为他要还钱,没想到他却抛出了一个看似“双赢”的方案,再给他发50万的货,等卖完了再一起结清账款。 这在当时混乱的商业环境下,是一种常见的套路,先用小恩小惠稳住债权人,再用新货的利润填补之前的亏空,至于之前的欠款,能拖就拖,拖到最后不了了之,董明珠一眼就看穿了牛经理的伎俩,如果答应他的条件,不仅之前的42万要不回来,新的50万也会打水漂。 董明珠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提出要参观仓库,牛经理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或许在他看来,一个年轻姑娘能懂什么?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货物,暴露了牛经理的真实情况,董明珠迅速估算了一下,这些货的价值,远不足以抵偿42万的欠款。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牛经理措手不及,董明珠当机立断,打电话叫来搬运工和货车,直接搬走货物抵债,牛经理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但为时已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货物被搬走,嘴里嘟囔着:“这女人,真狠!” 董明珠成功地追回了42万欠款,这笔钱对当时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帮助海利空调度过了难关。 而对董明珠个人而言,这次事件也成为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气、毅力、智慧和果断,更让她在公司内部崭露头角,为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信息来源:荔枝新闻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