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洋气了,回家休息吧!2006年,冯小刚筹集8000万,拍摄《集结号》,原定女主角是陈数,电影刚拍了5天,冯小刚对陈数说:回家休息吧,不用再拍了!陈数非常委屈,连忙问:是我演得有问题吗?为什么突然让我回家?
2006年,北京的某个片场,一场无声的戏剧正在上演,一位知名女演员,在拍摄五天后,被导演告知“回家休息”,没有争吵,没有解释,只有错愕和无奈,这位女演员就是陈数,而这部电影,正是后来名声大噪的战争巨制《集结号》,这个看似普通的换角事件,却被娱乐界传的沸沸扬扬。
陈数的离开,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媒体的捕风捉影、坊间的流言蜚语,都让这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说是陈数“耍大牌”,也有人说是导演“吹毛求疵”,真相究竟是什么原因,还要从冯小刚的的电影转型说起。
《集结号》对于冯小刚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在经历了《手机》、《大腕》等一系列商业片的成功后,他开始渴望在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进行探索,战争题材,成为了他新的目标,他想要拍一部不同以往的战争片,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直击人心的作品。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集结号》的拍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压力,最初4500万的预算,最终飙升至8000万,在那个年代,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冯小刚甚至一度想要放弃拍摄,担心如此高昂的投入会让公司陷入困境,华谊老总王中军的力挺,才让这部电影得以继续。
资金的压力,也直接影响了演员的选择,很多演员都是“友情价”出演,主角张涵予甚至愿意零片酬出演,就连冯小刚属意的葛优和黄晓明,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参与其中,可以想象当时的冯小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数的“意外离场”似乎也就不那么意外了,冯小刚给出的理由是“气质不合”,陈数身上那种端庄大气、高贵典雅的气质,与《集结号》中农家出身、朴实坚韧的女主角形象格格不入,这不仅仅是外形上的差异,更是一种精神内核上的错位。
冯小刚的选择,体现了他对角色塑造的极致追求,他需要一个能够完全融入角色的演员,一个能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展现的演员,而在这时,汤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恰好符合了他的要求,她身上那种天然的淳朴和韧劲,正是冯小刚所寻找的。
汤嬿的出现,也为《集结号》增添了一抹亮色,她将女主角孙慧琴的深情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无疑是对冯小刚“换角”决定的最好肯定。
随之围绕着汤嬿的争议也迎面而来,她和冯小刚的绯闻,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冯小刚本人对此进行了澄清,但这段插曲,还是给汤嬿的演艺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陈数被换掉后,也开始了新的演艺征程,随后她主演了《新上海滩》、《铁梨花》、《夫妻那些事》等影视作品,她用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她塑造的独立女性形象,也激励着无数人,对于当年的“换角”事件,她早已释怀,她坦言那段经历确实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影响,但她也从中汲取了经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演艺之路,虽然没有参演《集结号》,但陈数也不遗憾。
《集结号》最终以2.46亿的票房收官,口碑也一路走高,它被誉为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成为中国战争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但高票房并不意味着高盈利,除去宣发和院线分成,影片的实际收益并不理想,这或许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成熟。
尽管票房不佳,但《集结号》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可否认,它深刻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引发了观众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有人认为,《集结号》是中国最好的战争片,甚至超越了后来的《战狼》和《红海行动》,这种说法虽然见仁见智,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集结号》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源:央视网2006年10月19日电影《集结号》更换女主角,陈数因太洋气被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