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毛主席怒斥母校被关闭:“简直是胡闹!” 毛主席的学生时代里,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

毛主席怒斥母校被关闭:“简直是胡闹!” 毛主席的学生时代里,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以下简称“东山学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所学校不仅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山的求学之地,更让他接触到全新的教育理念,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这所学校却一度被关闭,听到这个消息时,毛主席非常愤怒,直斥:“简直是胡闹!” 那么,这所培养了毛主席的学校,究竟为何会被取缔?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东山学校创办于1890年,最初叫“东山精舍”,后来改名为“东山书院”,到1905年正式更名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 在那个年代,能进入这样的新式学校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学校不仅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还开设了数学、历史、地理等新课。 1910年,16岁的毛泽东来到这里报考。这是他第一次走出韶山冲(家乡),独自踏上求学之路。 然而,因为招生考试已经结束,加上学校只招收湘乡本地学生,他一开始被拒之门外。 但毛泽东没有放弃。他就站在校门口,坚持不走。 校长李元甫注意到这个固执又倔强的少年,被他的求学热情所打动,破例为他提供了一次机会:不通过考试,而是当场写一篇文章,用文章质量决定是否录取。 毛泽东的文章让李元甫非常惊讶。他看完后连连点头,甚至激动地说:“我为学校录取了一位未来的国之栋梁!” 毛泽东在东山学校学习了一年。这段时间,他不仅学习了大量新知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为后来更大的理想埋下了种子。 东山学校在历史上不仅仅培养了毛主席这样一位伟人,还出了许多名人,比如开国大将陈赓、开国将军谭政、著名诗人萧三和学者萧子升等。 因为这些成就,东山学校一度被誉为“领袖、将军、诗人、专家、学者的摇篮”。 然而,这样一所有深厚底蕴的学校,却在建国后面临关闭的命运。原来,当时国家正在进行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而东山学校是乡绅们捐资创办的,名义上属于私人财产,还拥有超过800亩良田。于是,有人认为这所学校是“封建剥削”的象征,决定没收田地并关闭学校。 1950年冬,时任东山初级中学校长的张峻明(毛主席早年的同窗之子)前往北京,将学校关闭的事情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非常生气,当场拍桌子,愤怒地说:“简直是胡闹!” 他为什么会这么愤怒呢?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的母校,更因为他发现土地改革中存在不少激进的做法,很多事情偏离了最初的初衷。在他看来,东山学校的关闭正是这种偏差的典型例子。 不过,毛主席虽然生气,却没有直接干预,而是建议张峻明回到地方,向当地政府反映真实情况,让政府调查后再作决定。 张峻明回到湖南后,立即向政府反映了情况。当地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经过调查,向湖南省文教厅提交了申请,希望复校。 1951年8月23日,湖南省文教厅正式发文批准复校,并下拨了五千万元(旧币)用于重建,还派出专人协助组建复校委员会。 重建工作很快启动,尽管没有赶上当年的秋季开学,但终于在1952年春天重新恢复了教学。 复校之后,原本打算请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但由于他公务繁忙,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直到1958年,湘潭大学的校长专程进京请毛主席为大学题字时,他才想起自己还欠东山学校一个题名,于是干脆把两所学校的名字一起写了。 当时,东山学校已经发展得更为全面,不再仅限于初级教育,于是毛主席写下的校名是“东山学校”,而不是“东山小学”。 2003年,恰逢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东山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和孙子毛新宇专程来到学校参加挂牌仪式。 毛新宇在活动中回忆说:“爷爷常说,如果没有东山学校,他可能永远都走不出韶山冲。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如今,东山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享誉全国的教育名校,不仅是湖南省重点中学,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和学者慕名而来,探访这所曾改变毛主席命运的学校。 东山学校的故事,不仅是毛主席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一段属于中国教育的传奇。这所百年学府经历了风雨起伏,但它传承的精神却一直延续至今。 【100毛爷爷】清晰木轴布艺挂画实木挂画卷轴山水清新家居装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