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冬,陈忠实写下《白鹿原》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幕:被妻子锁在柴房半年之久的鹿子霖,在寒潮侵袭的夜里,前半夜还听见他的嚎叫声,然而到了黎明时分,他的妻子发现他已经被活活冻死。
鹿子霖出生在白鹿原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然而,这些才华却没有被用在正道上。
当上乡长后,鹿子霖开始利用职权欺压百姓,征召壮丁、征收重税,并中饱私囊。他的生活也开始放荡不羁,与多个女子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最让人不齿的,是鹿子霖利用田小娥的美色,在黑娃遭到白嘉轩惩罚后,教唆田小娥去引诱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以此来报复白嘉轩。这一事件最终导致白孝文家破人亡,而鹿子霖却没有丝毫悔意。
鹿子霖一生的目标,就是要超越白嘉轩。这个目标本身并没有错,但鹿子霖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他虽然也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但这些善举都被他的恶行所掩盖。即使他的儿子鹿兆鹏正直善良,也无法弥补鹿子霖的过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鹿子霖的恶行开始受到惩罚。他的儿子鹿兆鹏在革命中被批斗,他的父亲也惨死在暴力之下。鹿子霖本人则被妻子贺氏关在柴房里,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当他看到昔日的同伙田福贤被处决时,内心的恐惧和绝望让他彻底崩溃,开始失去理智。
在那个寒冷的冬夜,鹿子霖最终冻死在柴房里。他的一生,就这样以一种悲惨的方式结束了。
鹿子霖的悲剧,在于他没有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他追求权力、金钱和名誉,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良知和道德。
他的才华,本可以用来造福乡里,但却被用来谋取私利。他的目标,本应该是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白鹿原,但却沦为与白嘉轩的一场恶斗。
在中国历史上,像鹿子霖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汉代的郦食其,唐代的杨国忠,明代的魏忠贤,都是一些有才华但却堕落的人物。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悲惨的。
郦食其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大臣,他善于察言观色,巧于奉承。通过阿谀奉承,他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官至上大夫。但他的所作所为,却让百姓深受其害。
他贪赃枉法,滥施酷刑,导致许多无辜百姓被陷害。最终,郦食其被汉武帝所识破,被免去了所有职务,郁郁而终。
杨国忠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也是一个有才华但却堕落的人。他利用权势为自己谋取私利,搜刮民脂民膏。
在安史之乱中,他劝说唐玄宗逃往四川,导致了大唐的衰败。最后,杨国忠被唐肃宗所杀,他的家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大太监,他控制了朝政,专权跋扈。他所做的事情,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在他的倡导下,东林党人被迫害,帝国的根基被动摇。最终,魏忠贤被崇祯帝所杀,他的家族也被满门抄斩。
这些人物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才华,如果没有道德的约束,最终只会走向堕落。鹿子霖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一生,本可以大有作为,但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欲望而毁了自己。
鹿子霖的悲剧,也反映出《白鹿原》这部作品的深度。在这部小说中,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杂性,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
鹿子霖虽然是一个反面角色,但他的故事仍然让人感到悲哀。因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欲望的可怕。
但也许,鹿子霖的故事还有另一种解读。他的失败,未尝不是对整个时代的一种控诉。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多少人像鹿子霖一样,怀揣着梦想,却最终沦为时代的牺牲品?有多少人像鹿子霖一样,有才华,有抱负,但却无法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在这个意义上,鹿子霖的悲剧,也许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故事,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能让欲望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只有坚持正道,坚守良知,我们才能避免重蹈鹿子霖的覆辙。
鹿子霖的一生,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他的堕落,他的失败,他的凄惨结局,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我们才能走好这一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