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四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全部都是一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说到元青花,您一定不会陌生。可是,您知道吗,如果不是2005年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2.3亿元的成交价轰动世界,或许

说到元青花,您一定不会陌生。可是,您知道吗,如果不是2005年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以2.3亿元的成交价轰动世界,或许元青花至今都不被人所知。

青花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瓷器装饰。青花也被称为青花瓷,其釉料以钴元素为主要成分,与水调和成墨汁状,用毛笔在白瓷上描画,经1300°C高温烧制成蓝白两色的瓷器。

由于青花着色力强、发色鲜艳、明净素雅、意境空灵,以及不含铅、砷等有害物质,所以一经问世,就受到上层人士的喜爱。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使用的原料以国产的“石子青”为主,青花发色灰暗。到了元代后期,随着其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展,西亚地区的一种矿颜料“苏麻离青”也随之进入华夏大地。

用苏麻离青釉料烧制出的瓷器,色重深翠,犹如蓝宝石般璀璨迷人,与洁白的胎体相得益彰,勾勒出蓝天、白云般的绝美意境。

然而,此等珍稀的釉料因稀少且昂贵,仅元朝官方瓷器监督机构——浮梁瓷局监制的青瓷才有资格使用。

令人诧异的是,元代宫廷的皇亲贵胄对青花瓷并不青睐,却独独对“卵白釉”瓷器情有独钟,更赐其雅名“枢府”釉。

再者,元青花的烧制历程短暂,仅三十余载,且多以出口为主,这也解释了为何元青花在伊朗、土耳其等地出现较多的缘由。

因此,留存至今的元青花瓷器数量稀少,每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宝。

这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来自山西博物院,高28厘米,腹径32厘米,1962年入藏山西博物院。

青花罐外壁布满繁密的纹饰。最上边的罐口处绘有“海水纹”。匠人的画风大胆且粗放,展现出大海波澜壮阔的气概。这样的纹样象征着四海升平、家国兴旺的寓意。

在罐肩部绘有“缠枝莲花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莲花是最早用来装饰瓷器的花纹之一,从汉代至明清一直盛行不衰。

罐腹上均匀分布着“S”形牡丹纹。这种不断连续、重复、变形、叠加的纹样,不仅展示出牡丹花连绵缠绕,优雅迷人的特质,而且也代表了人们希望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愿望。

卷草纹,被称为缠枝纹,它源自蔓生的植物枝茎,象征着生命力的滋长与延伸。卷草纹常与花卉、瑞兽、仙人等元素结合,代表着长长久久、生机勃勃。

在青花罐的胫部有一周仰莲纹。仰莲纹也属莲瓣纹,是元青花重要特征之一。由多个尖端向上的几何花瓣并列环绕于器物根部。

此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图案繁密有序,层次分明,布局严谨,纹样丰富,画法与画意皆彰显中国画特色。其器型、料色、釉水、花纹等,无不透露出元代青花制作之高超水准。

另外,像这样保存之好、器形之大、工艺之妙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国内目前仅发现4件,除山西博物院的这件之外,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包头博物馆各有一件。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晓姝。原创不易,欢迎您的关注、点赞以及在评论区的留言,我们下周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