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1956年,解放军在云南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不穿衣服的人,跟上去后竟发现了一群男女,他们没有衣服,房子也是茅草房,就像是野人一样。 在云南原始森林中,藏匿着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部落——苦聪族,这个族群的人们从未与外界有过任何接触,几乎没有听过现代文明的声音,生活方式完全依赖大自然。 对于这个部落,外界的了解几乎为零,直到解放军接到任务,大家才得知有这么一个部落, 解放军进入深山的那一刻,部队的指挥官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哀牢山的原始森林,环境恶劣,危险重重,为了确保队员的安全,他们特别请来了当地的向导,依照复杂的地形开辟了小路。 探寻已久,经过四天的摸索,仍旧没有任何发现,直到有一天,一位战士在森林深处突然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是一个蓬头垢面的“野人”,正在采摘野果。 战士们赶忙报告上级,领导下令立即跟上,看着那人迅速转身逃入更深的丛林,队员们的心头瞬间紧张起来,这个野人身体矫健,奔跑速度极快,仿佛在与森林融为一体。 由于不熟悉地形,战士们竟一时未能追上他,然而这位“野人”不久后留下的痕迹,成了他们继续追踪的重要线索。 终于解放军追踪到了一处小山谷,那里是苦聪族的栖息地,进入部落后,解放军震惊于眼前的景象,这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没有穿衣物,只有一些简陋的树皮和草叶遮挡着身体的隐私部位。 居住的地方简陋至极,有的住在树上,有的则依靠几根树枝搭建起了简易的“帐篷”,四周弥漫着野生动物的气息,部落的每一位成员都未曾洗净面容,头发散乱、泥垢满身。 这个原始的景象,让解放军的战士们感到既惊讶又心酸,由于语言无法沟通,解放军的队员只能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尽管如此,苦聪族人仍然保持着极大的警惕,手里拿着棍棒和石块准备防卫,无论如何,解放军都未曾暴力冲突,而是耐心地将一些食物留给了这些“野人”,试图通过物质的帮助打破双方之间的隔阂。 随着接触的深入,解放军逐渐了解到,苦聪人其实是羌族的后裔,历史上已经与外界断绝联系了数百年,他们一直在山林中依靠打猎和采摘野果为生,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对于外界的一切,他们既陌生又充满恐惧,甚至不敢相信这些外来的人是友好的,尤其是在过去的岁月中,他们从未与外面的社会接触过,无法理解现代文明的存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获得了苦聪族的信任,部分原本拒绝与外界接触的族人,开始愿意走出深山,接受现代社会的生活。 解放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衣物、粮食,还教导他们如何使用农具、如何种植作物,逐步帮助他们从原始的生产方式转向现代农业,许多人开始接受现代的种植技巧,而不再依赖刀耕火种的落后方法。 政府的努力并没有停滞,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他们还派遣了专门的工作队,教导苦聪人关于季节变化、农业生产、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知识。 由于苦聪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他们的学习进程非常艰难,最初他们种地完全靠天吃饭,许多家境贫困的家庭依然存在着贫困和落后的情况。 后来他们被正式划入拉祜族,并且逐渐融入了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中,现如今的他们,已经和普通的汉族人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过着和现代社会接轨的生活。 曾经的“野人”,如今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孤立无援的群体,他们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苦聪人不仅保留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而且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逐渐走向了社会的舞台,尽管有些人依旧怀念那片原始森林,但大多数的苦聪人已经完全适应了现代的生活方式。 过去那种与自然为伴、与外界隔绝的日子,渐渐成为历史的回忆,而今天的苦聪族,已如所有中国民族一样,担负起了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走向了更加辉煌的未来。 (信息来源:云南网《苦聪人出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