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分手了,就因为她坚持要男友全款买下那套128平的婚房。"
上周闺蜜群里炸开锅的消息,让我突然意识到:当代年轻人正在被天价婚房压得喘不过气。
这事儿到底该不该要全款房?
咱们今天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先说个真实案例:
我表姐结婚时要求男方全款买学区房,结果婆家掏空六个钱包还背了30万外债。
婚礼当天男方亲戚甩脸子说:"现在的姑娘是嫁人还是卖身?"
气得表姐差点当场悔婚。
传统观念里,"有房才有家"就像刻在DNA里的执念。
我二姑逢年过节就念叨:"当年你姑父可是用三转一响就把我娶进门,现在没全款房还敢提亲?"
但转头看看现在的房价——北上广动辄10万/平,新一线城市首付都要百万起步,这哪是结婚?
简直是给银行当长工!
不过站在女方立场想想也合理。
小红书上有个姑娘算过细账:
婚后共同还贷看似公平,可万一离婚,首付款增值部分女方只能分到零头。
更别说装修这个"隐形吞金兽",朋友小敏去年装修婚房,
60平的房子硬装就花了28万,男方一句"装修钱你先垫着"让她当场心凉半截。
但现实往往比电视剧更魔幻。
我同事阿强和女友谈了五年,就因为凑不齐全款房,女方家长直接安排相亲了个拆迁户。
现在阿强每天加班到凌晨两点,说"攒不够首付不配谈恋爱"。
听着都让人心疼——现在的爱情,难道要先过验资才能谈?
有意思的是,最近婚恋市场出现新趋势。
我采访过几位婚介所红娘,她们说95后姑娘开始流行"合资买房":
首付AA,装修各出一半,房产证写两人名字。
操作既保住了安全感,又不伤男方自尊。
就像我邻居小夫妻说的:"两个人绑在同一条经济船上,反而更有动力划桨。"
不过话说回来,要求全款房真能保障婚姻吗?
见过太多案例:男方家里咬牙全款买房,婚后天天把"房子是我家买的"挂嘴边。
闺蜜露露就因此患上抑郁症:"每次吵架都感觉住在别人施舍的屋檐下。"
反观另一个朋友和老公一起还贷,虽然辛苦,但她说:
"看着共同账户里的数字增长,比收到任何礼物都踏实。"
说到底,这事儿还得看人下菜碟。
见过拆迁户公子哥婚后花天酒地,也见过租房结婚的小夫妻五年拼出两套房。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得好:"婚姻的安全感不该押在不动产证上,而是双方共同成长的能力。"
就像《裸婚时代》里童佳倩说的:"我没车没房没钻戒,但我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
所以姑娘们,与其纠结全款不全款,不如擦亮眼睛选对人。
能全款当然好,实在不行,找个愿意为你奋斗的人更重要。
毕竟房子会贬值,真心才无价。
就像我老妈常说的:"当年你爸用自行车接亲,现在不也给我挣出三套房?"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婚姻不是房产交易,而是人生合伙。
与其在彩礼谈判桌上剑拔弩张,不如携手打造属于两个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