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冉和周楷恒的事,和学而思初创时期的名师出走潮本质上是一样的,即一个机构如何与其内部的超级个体实现共存的问题。它注定是一种零和博弈。 周楷恒对柯冉的挖掘和他慷慨赠予的原始流量对于后者跻身街球圈顶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你也不得不承认,柯冉此人也一定有着吸引受众的独特魅力,否则无法解释为何Zooparty球员众多却只火了柯冉一个。 换言之,“柯冉”这个账号的爆火,周、柯双方都有功劳,而人性却让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功劳更大。当利益的分配不符合一方对自己功劳的估值时,关系破裂的种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只是作为一个未成年人,柯冉显然无力做好善后工作。他并不知道,世界上也有好聚好散这种事,似乎必须把自己置于受害者身份才能走得心安理得。 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你的讲述得逻辑自洽。他的核心受众是年轻人,他们有着更加强烈的道德好恶。所以,扮演受害者是一步险棋,受害者的身份成立则罢了,粉丝自会站你,反之则肯定会自噬。 更何况,这后面还有另一个团队的魅影在闪烁。 他把自己骑驴找马的行为定义为“打工人在原单位呆得不爽想离职”,却忽略了一点,他这个IP之所以成立,很大程度有赖于球迷对“兄弟篮球”的美好想象。他的定义,其实是亲手拆毁了球迷的梦。 至于所谓离开周楷恒是因为对梦想的渴望,仿佛周楷恒及其团队是阻碍他进步的关键,大家看看就好。这个年代,一切以梦想之名的撕逼,都形迹可疑。周楷恒或许真的是他梦想路上的绊脚石,但“好聚好散”不是。 目前,摆在柯冉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训练,尽早在美国打出名堂,届时声望将大概率逆转。之前的糊涂事,也不过是迷途知返的传奇人生的注脚罢了。 对了,学而思当年为了杜绝名师出走,采取了去名师化的策略,即提高教案的标准化程度,降低教师的个人魅力。但恐怕篮球MCN没法这么做,因为每一个账号都是靠其独特的个人魅力维持的。 这也就意味着,柯冉这种事,还会无数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