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八路军赵培宪被俘,反绑双手成日军“练胆教练”,一招死里逃生。   赵培宪是西安市

八路军赵培宪被俘,反绑双手成日军“练胆教练”,一招死里逃生。   赵培宪是西安市临潼区人,1937年1月,他在西安商业学校上学时,毅然参加了为穷人谋幸福的红军。   一年后,他入了党,成为红军总司令部政治部文书科的科员。在八路军的培养下,他成长迅速,机智灵活,战斗中屡屡崭露头角。   1940年9月,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但也引发了日军的报复。   1942年5月,转战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被3万多日军的重兵围攻,不得不迅速转移。   那时候,赵培宪是为八路军总部敌工部的一名副部长,领命一支小分队向东分散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不幸中弹牺牲,赵培宪和200多名八路军指战员被俘,并被押送到有中国“奥斯威辛”之称的日军“太原工程队”。   这个“工程队”其实是日军的一个关押战俘的监狱,关押过12万战俘,常年被囚战俘6000人以上,生活条件极差,战俘们不仅要进行重体力劳动,还常常面临生死威胁。   赵培宪的身份未被暴露,与其他战俘一起被送去“工地”干活。然而,很快他发现了异样:战俘们被拉走“干活”后,一个都没回来。   原来,为了训练新兵的刺杀技能,日军驻太原的独立混成14旅团旅团长津田守弥少将设立了一个秘密的刺杀训练场,使用战俘作为“活靶”,进行“练胆”训练。   1942年7月26日下午,赵培宪和其他战俘被拉到乱坟岗进行刺杀训练。   他们反绑双手,20人一组,依次等待被刺杀。赵培宪被排在第三组,他的上衣被撕开,眼看前面的战友一个个惨死在日军的新兵刺刀下,他开始紧张地观察周围的地形。   乱坟岗的一侧有一个二十米深的陡坡,下面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赵培宪决定赌一把,利用这一地形逃生。   在轮到他被刺杀时,赵培宪突然飞起一脚踢倒面前的日军,迅速挣断反绑他的裤腰带,向着大树方向一路狂奔,跳进了二十米外的大陡坡。   眼前的日军新兵和军官都被这一突发情况吓呆了,反应过来时,赵培宪已经消失在了坡下的青纱帐里。   尽管日军随后开枪追击,但赵培宪凭借机智和勇敢,成功逃脱,几天后回到了八路军总部。   赵培宪是340名战俘中唯一一个逃生者,他的逃脱不仅是个人的奇迹,也为八路军揭露了日军的暴行。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听到赵培宪的报告后,安排《新华社》资深记者范长江等对他进行采访;   随后,《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和延安电台等媒体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国际反战维和人士对日军的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迫使日军停止了“活靶”训练。   尽管赵培宪的脱险引起了一些同志的质疑,但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证实他所言属实,并没有叛变,他的清白得到了证明。   赵培宪将自己的经历和日军的暴行曝光后,继续在抗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3年4月,赵培宪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蒙自地委副书记、云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务,1982年6月离休。2007年6月20日,赵培宪在昆明去世,享年87岁。   赵培宪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一个八路军战士的智慧和勇敢,也揭示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残忍暴行。   赵培宪用他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坚韧与不屈,成为抗战史上的一段传奇。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