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走,赶紧走,男人和女儿都被你熬死了,还摆什么臭架子?”1973年的一天,已经入狱6年半的郑念被宣布“释放”,她悲愤交加,拒绝出狱,要求监狱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结果被对方野蛮地赶出了监狱...... 六年半以前,民国一代名媛郑念,被污蔑为“英国间谍”,蒙冤入狱,晚年写自传吐露实情,惊艳了全世界。郑念原名姚念媛,出生于1915年北京一个显赫的官宦家庭,祖父清末民初的湖北省教育司副司长,父亲曾官至少将。郑念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在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上天将宠爱似乎都给了郑念。她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美艳绝伦,曾先后四次登上《北洋画报》的封面,无数青年才俊都将她视为自己的梦中情人。 20岁那年,正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研究生的郑念,邂逅了同在校博士郑康琪,二人一见钟情,回国后不久,一对有情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丈夫郑康琪因工作关系被派往澳大利亚工作,郑念也随丈夫来到了悉尼。1942年,女儿郑梅萍出生为三口这个小家平添了无数欢乐。郑念晚年时,曾回忆这段时光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郑念夫妇怀着拳拳的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立志要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尽自己的绵薄的力量。 回国后,郑康琪成为彼时中国境内唯一一家外资企业——壳牌石油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丰厚的薪水,让郑念一家生活的非常惬意。上海市中心一栋3层小洋楼,出入有专车,家里有仆人,国内外多家银行都有存款。 然而,1957年郑康琪的突然离世,给郑念带来巨大的打击。很快她就振作起来,因为她还有女儿,彼时,她的女儿正在读初中,是一个阳光乐观,思想进步的初中生。 她和女儿商量去国外留学,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怎奈女儿立志报效祖国,坚决不离开上海。于是,郑念也放弃了出国的打算,在丈夫曾经任职的壳牌石油公司获得了一份总经理秘书的职位,用于养家。 1966年的一天,郑念刚一踏进自家大门,就看见许多身穿制服的青年,正在家中翻箱倒柜找东西,被打碎,掀翻的古董、家具散落一地,混乱不堪。 郑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上前询问。可是,还没等她开口,已经有两个人从她身背后架住了她的胳膊,随即将她拷了起来,带回了警察局。通过审讯她此时才明白,原来是有人举报她是“英国间谍”。 尽管郑念摆事实,讲道理,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任凭她怎么理论,全都无济于事。她被关进了监狱,一呆就是6年半。 在监狱里,她受尽折磨,身体上的痛,她可以用强大的意志力承受,可是对女儿的思念和担忧,让她度日如年。原本100斤重的郑念,经过监狱的折磨,只剩下了70斤。 面对磨难,郑念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她说,“我对我所未做过的事情,绝不承认,也决不屈从于你们的威逼利诱。” 她成为监狱里的另类,自己发明了一套体操,每天雷打不动地锻炼身体,为了保持大脑活跃,她不断默背唐诗宋词,希望能够在屈辱之中找到一点尊严。 六年过去了,1973年,郑念58岁。当监狱突然宣布她被“释放”时,郑念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飞奔到女儿的身边,看一看她这些年过的怎么样。 然而,她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走,她要求监狱给她一个合理的理由,并且登报道歉。结果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她被两个人架着胳膊,野蛮地扔到了大街上,还口口声声对她一番言语奚落,你都把丈夫和女儿克死了,还摆什么谱? 她听闻女儿已经自杀,感觉天都塌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女儿是一个和自己同样阳光开朗,热爱生活的孩子,怎么可能自寻短见呢?直到好友将女儿被胡永年活活打死的事情告诉她后,她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女儿的意外去世,让郑念万念俱灰。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她勇敢地拿起了法律的武器。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元凶被绳之以法。而她唯一的女儿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不会缺席。1978年,郑念被平反,相关人员向她正式道歉,承认了逮捕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如果道歉有用,女儿就会回来吗?望着空荡荡的房间,郑念听取了朋友们的建议,离开上海,远赴美国孤独地度过余生。 1987年,一部用英语出版的《上海生死劫》轰动整个美国,郑念这个名字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那个历尽沧桑,却始终坚毅、勇敢、淡定、坦然、优雅的郑念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她用《上海生死劫》的稿费,成立了以女儿名字命名的“梅萍基金会”,用来资助留美的中国学生。希望助他们一臂之力,将来报效国家。 2009年,94岁的郑念走完了她坎坷的一生,生前交代好友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太平洋,她坚定地说:“因为太平洋连接着中国,我想回到我的祖国!” 回首郑念的一生,值得钦佩。她生于荣华富贵,也历经磨难,无论命运境遇如何,她都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坚强。生命就像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谁能做自己的摆渡人?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