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微笑]1947年,徐悲鸿为好友刘金涛作画,谁料刚画到一半就停电了,无奈只好放弃

[微笑]1947年,徐悲鸿为好友刘金涛作画,谁料刚画到一半就停电了,无奈只好放弃,多年后齐白石看见了这幅未完成的画,随手补上剩下的细节,这才成就了如今的《金鸡图》。     那年的除夕夜,徐悲鸿正在自家画室里为朋友刘金涛精心作画,对方是他多年的老友,也是装裱字画的高手,还和各种大师同事过。   徐悲鸿拿出一张宣纸,准备画一幅《金鸡图》,他希望这幅画不仅能传递心意,还能展示自己最擅长的技艺——绘制生动的动物。   当徐悲鸿在画布上勾勒起公鸡的形态时,屋内突然一片漆黑,原来,房间突然停电了,徐悲鸿无奈地停下了手中的画笔,面对一幅未完的画,他竟说道:“这幅画作废不要了。”   虽口中如此说,但徐悲鸿心中明白,他并没有忘记这幅画,只是那时的他忙碌于艺术创作和工作,随后去世,他的遗憾也未曾得到弥补,这幅未完的图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停滞,齐白石这位国画大师,某日忽然来到了他的工作室,他看到那幅图时,画中的两只公鸡正在互相争斗,画面空洞,缺乏完整构图。   他立刻明白,老友未能完成的心愿,需要由他来续上,他小心翼翼地提起画笔,细心地在公鸡的下方画上了一块坚硬的岩石,岩石周围是浓密的青草,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气息。   那两只公鸡在草丛与岩石的对比中,仿佛跃然纸上,细致的羽毛与锋利的眼神都活灵活现,画面充满了动感与力量。   齐白石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幅画,也为两位老友之间未竟的情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幅画不仅是两位画家的杰作,也是他们深厚友谊的象征。   很早之前徐悲鸿便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学校,两人由师生关系转变为朋友,成为彼此艺术生涯中重要的支持者与合作伙伴。     二人的友谊,既深厚又纯粹,徐悲鸿曾多次在展览、书籍出版等方面为他提供帮助,甚至在他未曾到达北平时,便利用自己在艺术界的影响力,确保他能进入公众视野。     在刘金涛的回忆中,徐悲鸿不仅是位艺术巨匠,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朋友,他自琉璃厂起步,凭借出色的装裱技艺逐渐成名。   在他与徐悲鸿的第一次相遇中,虽然自己衣衫朴素,甚至没有一双合脚的鞋子,但对方却没有丝毫轻视,反而被他的诚意与技艺所打动。   两人很快成为朋友,徐悲鸿常常邀请刘金涛为自己和朋友们的画作进行装裱,而刘金涛也因此得到了许多艺术家的认可。   在一场展览中,许多画家纷纷捐出自己的作品,各种名家也积极参与,画展当天,徐悲鸿精心策划了所有的细节,展品很快卖完,不仅为刘金涛带来了经济上的支持,也让他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装裱事业。   尽管工作忙碌,徐悲鸿依然记得自己曾许诺给他一副图,然而由于突如其来的停电,这幅画并未如约完成,他虽然遗憾,但他深知二人的友谊是真诚的。     他的装裱技艺,不仅被艺术家们所赞赏,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份瑰宝,正如他所继承的两位大师的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不断磨砺中追求卓越,他的名字,也逐渐在装裱艺术的世界里闪耀光芒。   (信息来源:新华社新媒体《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位大师的互“补”往事》)